隨著現代生活質量的提高,大多數人都很難做到有節制飲食,伴隨著很多疾病的發生,脂肪肝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它的患病機制呈現低齡化趨勢。
肝細胞內脂質積聚超過肝濕重的5%,稱為脂肪肝。根據脂肪含量,可將脂肪肝分為輕型(含脂肪5%~10%)、中型(含脂肪10%~25%)、重型(含脂肪25%~50%或>30%)三型。脂肪肝是一種消化內科的疾病,主要的表現癥狀是肝腫大、疲勞、食欲異常、右上腹痛、血脂異常、消瘦等,其中體質超重的肥胖者占64%。肝臟腫大的患者占15%。該病的患病人數比例為1.5%,治愈率是90%,根據患者病情的具體情況,治療脂肪肝的時間約為2到4個月。
下面是某市傳染病醫院于2007年11月18日至2011年5月1日,所建立的脂肪肝患者檔案表,年齡最小的脂肪肝患者僅9歲。
老年人群患脂肪肝的比例相對較低,發病人群以31到60歲的人群為主,然而,脂肪肝患病的年輕化也不容忽視,17.4%的比例,已經超過了老年人群的發病比例了。
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近年來,我國脂肪肝的發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已超過10%。以前多在50-60歲出現的脂肪肝,現在多在30歲就開始出現。據了解,目前深圳、廣州等城市人口的脂肪肝發病率在2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脂肪肝開始出現低齡化的趨勢,兒童患脂肪肝的發病率在不斷增加。國內研究提示:中重度肥胖兒童高血壓的發病率為30%。在對一批肥胖中小學生進行脂肪肝和肝功能的檢測中,發現肥胖兒童中有10%達到臨床脂肪肝的診斷標準,是正常體重兒童的51倍。
還有一項檢查,是針對國內40名單純性肥胖兒童進行的B超檢查,發現患有脂肪肝者占38%,平均年齡只有9歲。來自日本的一組數據更是讓人擔憂,在對810名4-12歲的孩子做健康檢查時發現,脂肪肝患者占到了26%,最小的僅6歲。
面對脂肪肝發病機制的年輕化,廣大的家長和兒童應該引起高度重視,除了積極到醫院進行救治以外,自身的生活細節也很重要。在日常的生活中,控制飲食、適當運動是治療脂肪肝的前提,也是很重要的輔助治療手段。在膳食營養的搭配中,“何首烏粥”是較適合脂肪肝患者的一道粥品。取何首烏20克,粳米50克,大棗2枚。將何首烏清洗干凈后曬干并打碎,再將粳米、紅棗加清水600毫升,煮成稀粥,最后放入何首烏末攪勻,用文火煮沸即可。
合理的運動也是控制脂肪肝病情發展的有效途徑。脂肪肝患者的運動強度應以低到中等強度為宜,以有氧運動為主,如慢跑、快速步行(115-125步/分鐘)、騎自行車、上下樓梯、打羽毛球等等,運動的時間可以根據自身的身體情況加以調節,一般在30分鐘到1個小時。
以上就是脂肪肝患病低齡化的相關介紹,希望大家引起關注,嚴防造成嚴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