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體功能障礙是一種非常普遍的不孕不育疾病,對患者的危害很大,長期不治療,將會耽誤病情,導致嚴重的后果。安徽滁州的戴女士就深受其害。戴女士就是因為發現疾病晚,耽誤了疾病,加大了疾病的治療難度。后來奔走了很多醫院,也吃了很多偏方,可是病情去沒有得到好轉。2011年,當中國送子鳥助孕的關愛帶著基金官方技術——3D孕育微環境診療體系的孕育福音傳遞到了戴女士所在的村莊。戴女士幸運地成為了首批康復的黃體功能障礙患者。
專家指出,黃體功能障礙是一種常見的不孕不育疾病,該疾病的療法如下。
周期療法
周期療法是在腎藏精、主生殖和女子血海盈虧理論的指導下,根據月經周期中四個時期,即月經期、經后期、經間期、經前期中陰陽消長變化而立治。采用調控腎—天葵—沖任—胞宮生殖軸的方法,擬以滋陰養血-活血化瘀-補腎-活血化瘀的用藥思路,促黃體促排卵達到受孕的目的。
(1)經后期(月經周期的第5~12天) 基礎體溫為低溫相
此期精血耗傷,血海空虛,卵泡處于發育階段,屬于陰長期,在腎氣作用下逐漸蓄積精血。“經水出諸腎”,腎為經水之源,腎陰為月經來源的物質基礎。治法以滋腎益陰養血為主。但陰陽互根,故不忘補陽兼顧腎氣。中藥選用“滋陰湯” 藥用當歸12克、醋白芍12克、山藥9克、干地黃12克、丹皮9克、茯苓9克、澤瀉9克、杞子9克、旱蓮草20克、女貞子9克。7帖,水煎服。方中可再加雞血藤15克、香附10克、丹參12克,以養血調氣,佐以補陽之品,也可加入川斷9克、菟絲子12克、巴戟天9克。如陰長過快,濕濁氣火明顯,臨床上往往表現為月經先期,量多;治當清心肝、利濕濁,藥用蒼術、苡仁、山梔、黃柏。如陰不足或陰長過緩,陰陽處于低水平時,基礎體溫可見上升緩慢或上升幅度偏低,常見月經后期,量少及閉經;治療補益腎陰7帖,繼之加益陽活血之品,如肉蓯蓉9克、仙靈脾12克、川芎9克、紅花6克、桂枝3克以溫陽活血,促進陰陽消長。
(2)經間期(月經第12~16天),基礎體溫由低溫變化至高溫相
是月經新時期中至關重要的轉化期,陰精盛,重陰轉陽,以理氣活血為主,配合激發興奮腎陽之藥,使之施瀉而以促陰陽轉化,促排卵。中藥選用當歸12克、赤芍9克、丹參12克、川芎9克、澤蘭12克、茺蔚子12克、紅花6克、川斷9克、柴胡9 克、香附12克。如陰陽失調,當大補陰精,可按經后期調治;如陰虛盛陽不得以轉化,應加強活血通絡促排卵藥。選用“排卵湯” 當歸12克、茺蔚子12克、熟地20克,丹參12克、枸杞子9克、紅花6克、香附12克、赤芍9克、澤蘭12克。水煎服,每日一劑。基礎體溫可見高溫相維持日期短或上升后下降又上升,偏腎陽虛者加仙靈脾、仙茅各12克,以溫補腎陽,小腹痛者加元胡12克,五靈脂(包)、荔枝核各10克,以行氣活血止痛。
(3)經前期(月經第17~24天),基礎體溫為高溫相
經前陽長期(黃體期),陰充陽長,以維持陰陽平衡,治宜陰中求陽,溫腎暖宮輔以滋腎,采用平補陰陽,氣血雙調之法,促進黃體功能的正常發揮。選用“促黃體湯” 丹參12克、菟絲子20克、龜板12克,枸杞子9克、旱蓮草20克、續斷9克、肉蓯蓉12克、女貞子9克。水煎服,每日1劑。偏腎陽虛者加淫羊藿12克、仙茅9克,以補腎陽;偏腎陰虛者加熟地15克,山萸肉12克,以滋補腎陰;脾氣虛者加黃芪20克,黨參12克,以補氣健脾;血虛者加熟地15克,當歸12 克,以養血補血。
(4)月經期(月經第1~4天),月經第25~28天,進入月經期
基礎體溫急速下降相。重陽轉化期,重陽則開,血海滿盈而溢下,沖任氣血變化急驟,治宜行氣活血調經法,促使月經排泄通暢順利。選用“調經湯” 當歸12克、香附12克,熟地12克、赤芍9克、丹參20克、茺蔚子12克、茯苓12克等。水煎服,每日1劑。方中可再加枳殼10克,烏藥12克、益母草 15克,以助藥力。血塊多者加五靈脂(包)10克,以活血;出血量多者加仙鶴草30克,三七粉(沖)6克,以活血止血。
上述就是關于黃體功能障礙的治療解析,您是不是已經有所了解呢?健康頻道祝您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