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頭壞死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根據病史,臨床癥狀,體征和骨盆正位X線片,MRI,CT等,可早期準確診斷并防止股骨頭塌陷,是治療股骨頭壞死的關鍵,然而,由于目前專門從事股骨頭壞死研究的醫學科技人員不多,這方面的專著也較少,因此,人們對該病的病因病理,診斷治療尚未完全明確并加以重視,而導致了臨床中大多數(資料報道60%以上)的骨壞死患者被當作風濕,類風濕,強直性脊椎炎,骨關節結核,骨質增生,坐骨神經痛,椎間盤脫出等疾病進行誤診,誤治,這樣,不僅使病人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也造成了他們精力和財力的極大浪費。
股骨頭壞死早期診斷方法
1、患者出現髖痛(酸痛、隱痛),可牽涉至腹股溝、大腿前內側、膝前處,活動后加重,跛行,活動受限,下肢無力,需要警惕股骨頭壞死。
2、對可疑病例必須首先拍攝髖關節正位和蛙式位X線片,如無異常,應嚴密觀察,或進一步行CT、MRI、ECT、骨內壓測定,動靜脈造影等檢查。
3、對股骨頸骨折患者應隨訪至傷后3-5年如發現股骨頸高度遞減,釘痕現象及囊性變,并有臨床癥狀,應考慮本病。
4、對所有腰腿痛患者在進行體檢時,應常規檢查髖關節功能,如發現患側髖關節外展,內旋受限,應懷疑本病的存在。
5、對于股骨頭壞死的高危人群需要提高警惕,凡20-50歲的成年人,腹股溝或髖部疼痛,并向大腿放散(或一側膝痛活動后髖痛),緩慢地進行性加重,夜間疼痛明顯,經一般藥物治療無效,且有過外傷史或酗酒史或應用激素史或有其它引起股骨頭壞死的誘因和疾病者,應首先考慮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