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肛簡單來說就是肛門脫出,醫用術語解釋為直腸黏膜、肛管、直腸全層和部分乙狀結腸向下移位,脫出肛門外的一種疾病,該病多發于體質虛弱老年人。今天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肛腸科主任楊巍將和我們聊聊脫肛的特點與常見治療方法。
專家簡介
所屬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 肛腸科
職 稱:主任醫師 教授
從醫經驗:31年
擅長疾病:中西醫結合治療痔、肛瘺、肛裂以及潰瘍性結腸炎、功能性便秘等肛腸科疑難病
主持人:楊主任,你好!
楊巍:你好!
主持人:老年人脫肛有什么特點?
楊巍:脫肛即直腸脫垂,在老年人中是很常見的一種疾病,指直腸粘膜、肛管、直腸全層和部分乙狀結腸向下移位而脫出于肛門外的一種疾病。
主持人:為什么越來越多人老人患上脫肛呢?
楊巍:老年人由于年老體衰,直腸周圍結締組織松弛,肛門括約肌無力,肛提肌和盆底筋膜薄弱尤其是神經系統機能減退等,是脫肛的病理基礎;老年人患便秘、腹瀉、長期咳嗽、排尿困難等慢性病,使腹腔內壓力增高,是脫肛的常見誘因。病情輕者直腸粘膜在排便時脫出,便后可自行回納;重者除排便時脫出外,咳嗽、下蹲甚至行走時也會脫出,需用手推回才能回納,如經常脫出在外,沒有及時復位,可造成嵌頓,導致直腸粘膜充血水腫、出血甚至糜爛,腫脹疼痛。臨床上根據脫出物長度分為I度(3~5厘米)、II度(5~10厘米)和III度(10厘米以上)脫垂。
主持人:輕度脫肛病人可以在家自行治療嗎?
楊巍:患者可以自己學習正確的回納方法,以便及時將脫出的直腸推回,減輕痛苦。當發現脫肛時,千萬不能生擠硬塞,不然容易發生嵌頓。正確的做法是:先將雙手洗凈,有條件者可戴上一次性醫用手套,抹上一些潤滑劑,如橄欖油、維生素E油劑等;然后跪在床上,上身往前下方傾,使臀部處于最高位(膝胸位);反手托住脫出的腸子底部,沿腸腔內部向上推送,就可以順利地讓直腸復位。家人相助的話,操作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