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高血壓腦出血的病因很多,最常見的病因是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其次為先天性腦血管畸形或動脈瘤、血液病、腦外傷、抗凝或溶血栓治療、淀粉樣血管病等引起的高血壓腦出血。因此,其臨床癥狀表現也分為多個類型。
高血壓腦出血的癥狀
高血壓腦出血以50~60歲的高血壓病人發病最多,通常在情緒激動,過度興奮,排便,屏氣用力或精神緊張時發病,腦出血前常無預感,突然發生,起病急驟,往往在數分鐘到數小時內發展到高峰,經較長病程發展到嚴重程度者較為少見。
臨床表現視出血部位,出血范圍,機體反應,全身情況等各種因素而定,一般在發病時常突然感到頭部劇烈疼痛,隨即頻繁嘔吐,收縮壓達180 mmHg以上,偶見抽搐等,嚴重者常于數分鐘或數十分鐘內神志轉為昏迷,伴大,小便失禁,如脈率快速,血壓下降,則為瀕危征兆,臨床上常按出血部位分類描述局灶性神經癥狀和體征。
1、殼核,基底節區出血:是最常見的高血壓腦出血的部位,多損及內囊,病人常有頭和眼轉向出血病灶側,呈“凝視病灶”狀和“三偏”癥狀,即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和偏盲,出血對側的肢體發生癱瘓。
患者早期癱瘓側肢體肌張力,腱反射降低或消失,以后逐漸轉高,上肢呈屈曲內收,下肢伸展強直,腱反射轉為亢進,可出現踝陣攣,病理反射陽性,為典型的上運動神經元性偏癱,出血灶對側偏身的感覺減退,針刺肢體,面部時無反應或反應較另一側遲鈍,如病人神志清楚配合檢查時還可發現病灶對側同向偏盲,若血腫破入側腦室,甚至充填整個側腦室即為側腦室鑄型,其預后不良。
2、腦橋出血:常突然起病,在數分鐘內進入深度昏迷,病情危重,腦橋出血往往先自一側腦橋開始,迅即波及兩側,出現雙側肢體癱瘓,大多數呈弛緩性,少數為痙攣性或呈去皮質強直,雙側病理反射陽性,兩側瞳孔極度縮小呈“針尖樣”,為其特征性體征,部分病人可出現中樞性高熱,不規則呼吸,呼吸困難,常在1~2天內死亡。
3、小腦出血:輕型病人起病時神志清楚,常訴一側后枕部劇烈頭痛和眩暈,嘔吐頻繁,發音含糊,眼球震顫,肢體常無癱瘓,但病變側肢體出現共濟失調,當血腫逐漸增大破入第四腦室,可引起急性腦積水,嚴重時出現枕骨大孔疝,病人突然昏迷,呼吸不規則甚至停止,最終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
4、腦葉皮質下出血:癥狀與血腫大小有關,一般出現頭痛,嘔吐,畏光和煩躁不安等癥狀,相應的腦葉神經缺損表現也比較突出,血腫擴大,顱高壓癥狀明顯。
5、丘腦出血:發病后多數患者出現昏迷及偏癱,丘腦內側或下部出血者可出現典型的眼征,即垂直凝視麻痹,多為上視障礙,雙眼內收下視鼻尖;眼球偏斜視,出血側眼球向下內側偏斜;瞳孔縮小,可不等大,對光反應遲鈍;眼球不能聚合以及凝視障礙等,出血向外擴展,可影響內囊出現“三偏”征,丘腦出血侵入腦室者可使病情加重,出現高熱,四肢強直性抽搐,并可增加腦內臟綜合征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