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是風濕類疾病的主要患病人群,而長期的風濕疾病會加重心臟的負擔引起風濕性心臟病,早期耽誤治療會轉成慢性心臟病,治療難度及危險程度也會加大。
慢性風濕性心瓣膜病亦稱慢性風濕性心臟病,慢性是指急性風濕性心臟炎后所遺留下來的以心臟瓣膜病變為主的一種心臟病。風濕性心瓣膜病是我國最常見的心臟病,在成人心血管疾病中,本病約占40%,多數病人為20至40歲的青壯年,女性稍多。
慢性風濕性心臟臨床上以單純二尖瓣病變最為常見,占70%至80%,二尖瓣合并主動脈瓣病變次之,占20%至30%。慢性風濕性心臟病怎么診斷?
1、一弗(AuSTin—Flint)雜音
該雜音呈低調、隆隆樣舒張期雜音,但性質柔和,且時限較短,無收縮期前增強,不伴震顫,沒有拍擊性第一心音或開瓣音。此外,尚需與左至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臟病、貧血性心臟病、擴張型心臟病等所致的相對性二尖瓣狹窄所產生的雜音鑒別。一般說來,根據病史及各病的特點,不難與二尖瓣狹窄相鑒別。
2、左房黏液瘤
可出現相似體征,但雜音往往呈間歇性出現,隨體位而改變;一般無二尖瓣開放拍擊音,常為竇性心律;并有舒張期額外音即“腫瘤撲落音”;無風濕熱史,有昏厥史,易有反復動脈栓塞現象。二維超聲心動圖可見左房內有云霧狀光團往返于左房和二尖瓣口。
3、肺結核或支氣管擴張
肺結核咯血常有結核病史,可有潮熱、盜汗、乏力等結核中毒癥狀,X線檢查有結核病灶,痰中可找到結核桿菌。支氣管擴張咯血可有慢性咳嗽、咳膿痰史,病變部位有局限、持久的濕啰音,心臟檢查無病理性雜音,支氣管碘油造影可確診。
慢性風濕性心臟病在代償期,尚無明顯的自覺癥狀,一般體力活動不受限制,只要積極防治鏈球菌感染,控制風濕活動,多數預后良好。如出現心功能不全癥狀,或并發心房顫動、心率失常、栓塞、急性肺水腫等嚴重病癥,則預后不良,甚則導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