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皮膚病的疾病常識介紹
過敏性皮膚病是由過敏原引起的皮膚病,具體的過敏原可以分為接觸過敏原、吸入過敏原、食入過敏原和注射入過敏原四類。
1、接觸過敏如有人接觸一些鎳,化學物品,外用化妝品,帶手表,鍍鎳的金屬,甚至有人穿的牛仔褲,那里頭的扣子貼著肚臍眼也會引起過敏。
2、吸入過敏如吸入花粉,還有毛茸茸的玩具、塵土,塵土里的螨蟲。
3、食入過敏即吃進去的過敏,這樣的例子非常多,上千種,上萬種都可以,有的人甚至對大米、白面過敏,對豆類過敏,對動物蛋白都過敏。
4、注射過敏如注射血清疫苗或某種藥物可出現過敏反應、最常見的為青霉素過敏及注射狂犬病疫苗后引起的過敏。
每類過敏原都可以引起相應的過敏性皮膚病,主要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皮炎、濕疹、蕁麻疹、藥疹、接觸性皮炎等。
隨著大氣污染、濫用農藥、嬰幼兒過早使用及濫用抗生素、食品日益豐富或精神壓力增大等原因,發病人群逐漸增多。
此外,由于近年來,人們越來越多使用化妝品,因此化妝品皮膚病日益多見。主要有化妝品接觸性皮炎(占50%以上)、化妝品光感性皮炎、化妝品皮膚色素異常、化妝品痤瘡、化妝品毛發損害及化妝品甲損害。其原因有過敏(難預測性)、刺激(偽劣產品)、使用不當(頻繁去角質層、過度去斑等)。
常見的過敏原及檢查
常見的過敏原包括以下幾大類:
食物:以魚、蝦、蟹、蛋類多見,其次使某些肉類和一些植物性食品如草莓、可可、西紅柿、菠蘿、咖啡、或大蒜等調味品等。
藥物:常見的有青霉素、血清制品、磺胺、痢特靈、阿斯匹林等。
感染:包括病毒、細菌、寄生蟲等。
物理因素:如冷、熱、日光、摩擦及壓力等物理性刺激。
動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蟲叮咬、蕁麻刺激,或是細如動物皮屑、羽毛及花粉等。
過敏原的檢查分為接觸過敏原的檢查,主要是通過斑貼實驗來檢查接觸過敏原,比如化妝品、首飾、衣物,還有裝修引起的過敏。
吸入過敏原的檢查,主要通過抽血進行化驗,也可以通過類似青霉素皮試這種皮膚實驗來檢查。食物過敏原也是通過這種方法來檢查。
但在有些情況下,也查不出過敏原。如有很多皮炎、濕疹類似過敏性皮膚病,但不是真正的皮膚過敏,所以這種情況往往檢查過敏是查不出來的,因為它的發病機理不是過敏,是刺激,是各種刺激物引起來的皮膚刺激,或者是有一些化學物質接觸皮膚或者是吃進去以后,可以引起體內一些炎癥介質的釋放,直接引起皮炎或者蕁麻疹。它與過敏類似,但是檢查不出來。此外,由于檢查的物質有限主要為最常見的過敏物,如果你所過敏的物質不包括在這些物質以內,那么也是不能查出來的。
食物是引起過敏的主要原因,為了治病而忌食一切懷疑有過敏可能的食物,顯然不是一個聰明、合理的方法。那么如何確定哪種食物過敏,顯得格外重要??梢栽囍鴳靡韵碌膸追N方法:
1.食物記錄法:把每月所吃食物種類如米、雞蛋、蝦、雞肉、黃瓜、西紅柿等,食入時間(如月、日、時等),過敏發生時間一一加以記錄。一旦有過敏發生時,可從記錄中找出食物與過敏的關系。一般應多注意過敏發生前12—24小時所吃的食物。這種方法雖簡單,容易掌握,但較難得出準確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