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病毒可能通過正常上皮細胞裂隙而感染人體表皮基底細胞,并且以潛伏狀態居住于基底細胞,從而導致亞臨床或者潛伏感染。
1. 性接觸傳播是目前臨床觀察的主要傳播途徑
尤其是性活躍人群發病率更高;在患病3個月左右傳染性最強,有性生活紊亂者也就是多個性伴侶或者性工作者較容易被感染。國內外有關科學家統計表明大約70%以上的婦女在性經歷結束之前將會感染一 種或者一種以上hpv病毒。
2. 自體接種感染
極少數生殖器疣可能源于非生殖器皮膚疣hpvDNA的自體接種,但是hpv1、2既可引起皮膚疣又能導致生殖器疣。臨床觀察有一部分病人剛開始是長在外陰、陰莖、陰道等,但是沒有經過正規治療,一段時間后自己肛門或者宮頸也出現了臨床癥狀尖銳濕疣疣體;這和我們不正確的生活習慣有一定關系。
3. 污染物傳播
尖銳濕疣相關hpv是否可通過病毒污染物間接傳染尚無統一認識。臨床觀察見到許多污染物可以檢出hpvDNA,如外科手套、活檢鉗、和患者的內衣、但是接觸這些污染物是否發生hpv感染的傳播尚不清楚。臨床許多作者認為可能以非傳播方式感染發病,尤其是在相當一部分兒童和老年患者,需加以區別對待。CO2激光和電外科治療時產生的煙霧中含有hpvDNA,吸入后可能引起呼吸道感染。
4. 母嬰傳播
垂直傳播可能對hpv感染的流行病學有極大影響,因為大量的新生兒可能處于從無癥狀感染母親獲得口咽或者生殖器hpv感染的危險。因為母親懷孕期間感染了hpv病毒或者患了尖銳濕疣就可以通過產道直接接觸傳播;一般認為剖宮產可以防止圍生期hpv感染,然而,外周血、外周血單個核細胞和羊水中亦檢出hpvDNA,提示病毒可能穿過胎盤屏障引起胎兒宮內感染。新生兒口咽標本hpvDNA陽性并不意味著感染,可能僅表示母親感染細胞的感染,感染的證實需要其他證據(如mRNA的檢測)。
5. 其他可能的傳播途徑
包括血源和毛囊等。
6. 傳播媒介
hpv通過含有大量病毒顆粒的脫落表皮細胞或者角蛋白碎片進行病毒傳播。
7.醫源性傳播
有一些醫院或者醫生粗心大意或者對工作不負責任,沒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診治,檢查簡單,不按照順序先外后里,先外陰、生殖器、后肛門、肛管等去正確檢查,處置不當也容易交叉感染,或者是種植性感染都是要引起我們高度重視的。
8.間接傳播
間接接觸傳染的幾率是非常之小的,但是臨床工作幾十年仍然可以看到不少病例,例如幼兒、兒童外陰生殖器濕疣、成人腳趾丫尖銳濕疣等,充分說明少數病人是通過他人的生活用品、馬桶、浴巾、修腳刀被動感染的,大約占臨床病例的千分之三左右。
如果了解和掌握了上述尖銳濕疣的傳播途徑對我們臨床以后的工作和群防群治是大有益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