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肛的發病率高,所有人群均可發生。患者出現內痔初期的時候會出現便血,肛門疼痛等癥狀。長時間不治療內痔痔核會逐漸長大,造成痔核脫出患者的肛門外,引發脫肛疾病。但是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患上脫肛?如何判斷是否患有脫肛?
一、常見癥狀
1、脫肛早期癥狀,便后有黏膜自肛門脫出,并可自行縮回。以后漸漸不能自行回復,需用手上托能復位,常有少許黏液自肛門流出,排便后有下墜感和排便不盡感,并且排便次數會逐漸增多。
2、脫肛中期癥狀,脫肛中期在咳嗽、噴嚏、走路或稍一用力即可脫出,脫出后局部有發脹感,也可感到腰骶部脹痛,脫出地黏膜有黏液分泌,黏膜常受刺激可發生充血、水腫和潰瘍,分泌可夾雜血性黏液,可導致肛周皮膚瘙癢。
3、脫肛晚期癥狀,脫肛晚期可以發生嵌頓。由于肛括約肌松弛,很少發生嵌頓,一旦嵌頓發生,病人即感到局部劇痛,腫物不能用手托復位,脫出肛管很快出現腫脹、充血、黏膜皺襞消失。
二、脫肛的防護措施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患者應避免久坐久蹲,養成每天按時大便的習慣,保持肛門干凈,積極治療慢性腹瀉、便秘、慢性咳嗽和肛門部位的慢性疾病。
(2)飲食宜清淡: 患者不宜吃刺激性、油膩及發物。食物,如辣油、芥末、辣椒、帶魚、螃蟹等。平時應多食含纖維素多的蔬菜、水果,保持糞便柔軟,排便時不要太用力或蹲廁過久。
(3)在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的基礎之上,大多數脫肛患者都是配合雙紅提肛方進行的調理。
溫馨提示:手術有風險,可能會有出血等癥狀發生,請選擇有經驗的醫生。肛腸疾病會給我們的心理以及身體上帶來更多的煩惱和尷尬,如果不及時治療或者治療不徹底還會身體健康帶來較大的困擾。
【參考文獻《中醫肛腸科常見病診療指南》《名中醫肛腸科絕技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