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浸潤癌是發生于子宮頸上皮的惡性腫瘤。浸潤性宮頸癌往往在婦科檢查中被發現并通過病理活檢組織學檢查證實。部分宮頸癌無癥狀和肉眼異常所見,稱為臨床前浸潤性宮頸癌。目前臨床上預防宮頸癌常用的篩查方法為傳統的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以及近些年逐漸興起的宮頸人乳頭瘤病毒(HPV)檢測。
宮頸浸潤癌的預防
早期診斷、積極治療、做好隨診。
宮頸浸潤癌治療后嚴密的定期隨診,對了解病情的變化、給予進一步處理及判斷預后非常重要。
1、隨診時間:一般情況下結束治療1 個月后返院復查。如尚需補充放射治療,間隔時間不宜太長。補充治療多在2~4 周內給予。若病情穩定,半年之內每2~3 個月檢查1 次;一年之內3~6 個月檢查1 次;2 年之內半年檢查1 次;以后至少1 年檢查1 次。當病情變化時,則應靈活掌握隨診時間。
2、隨診內容:①全身檢查:有無淺表淋巴結腫大、腹部情況、下肢是否水腫等。②術后隨診:主要觀察患者一般狀況恢復的情況、傷口是否完全愈合以及有無淋巴囊腫形成等。
3、康復指導:康復治療包括心理治療和軀體治療,要幫助患者建立信心,以積極樂觀的態度正確對待疾病,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營養以及必要的自我護理(如:保護傷口、保持衛生及放療后陰道沖洗等)。對治療后的性生活恢復給予正確指導,并取得家屬的理解和配合。
根據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對該院經放療后生存10 年以上的316 例患者的情況進行調查,結果180 例(57%)患者恢復了原來的勞動力,119 例(37.7%)患者的勞動力部分恢復,說明盡管根治性放療可引起婦女機體某些器質性及功能性改變,但大部分患者(94%)可以完全或部分恢復勞動力。為了提高生活質量,對治療后喪失卵巢功能、提早進入更年期的患者要解除顧慮,給予對證治療,必要時在醫生指導及觀察下進行激素替代治療。
影響預后的因素
影響宮頸癌預后的因素很多,如發病年齡、全身狀況、心理狀態、腫瘤體積的大小、病理類型、生長方式、浸潤深度、有無轉移以及患者接受治療的手段是否規范,如手術適應證的選擇和范圍、放療方法和劑量、化療藥物和配伍、綜合治療的情況及精心的護理、對癥支持治療、精神上的安撫,都是影響預后的因素。但是臨床分期、腫瘤分級、淋巴結轉移被認為是影響預后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