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炎是常見的一種眼科疾病,很多人對此病不熟悉,角膜炎是怎么引起的?得了角膜炎的癥狀是什么?下面就是關于角膜炎的相關常識介紹。
人們為什么會得角膜炎?
內因:主要是患者自身體質方面的因素。如果全身的內因性疾患,由于角膜組織參予了全身的免疫反應,盡管其免疫反應的程度較其他組織的為低,但是正因為它沒有血管,新陳代謝較為遲緩,才使這種免疫反應變化持續經久,角膜在較長時間內處于一種敏感狀態,以致容易發生變態反應性疾患,如泡性角膜炎等。
外因:主要是角膜上皮細胞的損傷、脫落,同時合并感染。只有在這兩個條件都具備的情況下,才容易發生感染性角膜潰瘍。
角膜炎的癥狀是什么?
1、按解剖層次分深層、淺層
深層角膜炎:炎癥病變局限于基質的深部、后彈力層附近者,淺層角膜炎:炎癥病變局限于上皮層、前彈力層、基質的淺部,從組織學上講,炎性病變主要在上皮,有時波及基質淺層。
2、按解剖部位分中央部、周邊部
中央部角膜炎:炎癥病變位于角膜光學區(中央區4mm)者,多見于病毒性角膜炎、匐行性角膜炎、綠膿桿菌性角膜潰瘍。周邊部角膜炎:炎癥病變位于角膜的邊緣部者,多見于急性卡他性角膜炎、春季卡他性角膜炎、泡性角膜炎等。
3、按病理變化分急性、亞急性、慢性、化膿性、非化膿性、肉芽腫性
急性角膜炎:起病急驟,癥狀劇烈,可迅速形成角膜潰瘍或穿孔的角膜炎性病變,如綠膿桿菌性角膜潰瘍、匐行性角膜潰瘍、淋菌性角膜炎等。慢性角膜炎:起病隱蔽、癥狀較輕、發展緩慢、病程較長、很少引起角膜穿孔的角膜炎性病變,如角膜實質炎、盤狀角膜炎、霉菌性角膜炎等。亞急性角膜炎:發病過程介于急性和慢性之間的角膜炎。化膿性角膜炎:指凡引起角膜潰瘍伴有膿性分泌物的角膜炎。非化膿性角膜炎:指凡不引起角膜潰瘍或有潰瘍但無膿性分泌物的角膜炎。>>>角膜炎的危害及預防方法
4、按臨床表現分點狀、線狀、盤狀、錢狀、樹枝狀、地圖片狀
點狀角膜炎:在角膜上皮層,出現針頭大小的浸潤,很快破潰,熒光素可以著色者,多見于病毒感染。線狀角膜炎:角膜上皮或上皮下的點狀浸潤融合擴大成線條狀者,或位于角膜后壁的深層條紋狀渾濁者。盤狀角膜炎:病變位于基質層圓形灰白色直徑在4mm以上,但仍保留一圈未被侵犯,邊緣清楚。錢狀角膜炎:系由多種病毒所致的大小、多少、深淺不一的小圓盤狀浸潤,形似錢幣的角膜炎,在我國多為8型腺病毒感染。樹枝狀角膜炎、地圖狀角膜炎:均系由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所致的角膜細胞浸潤、壞死脫落,以致形成不同形狀和深度的潰瘍和混濁。
5、按病原分外生性、內生性、混合性
外生性角膜炎:感染性致病因子由外侵入角膜上皮細胞層而發生的炎癥。內生性角膜炎:指來自全身的內因性疾患所致的角膜炎癥,多為變態反應引起,如泡性角膜炎等。
角膜炎和結膜炎有什么區別?
角膜俗稱“黑眼球”,是一個透明的無血管組織,光線由此進入眼內,使人們可以看到東西;而結膜炎則發生于結膜,即覆蓋于上、下眼瞼內面和“眼白”上的透明黏膜組織,含有豐富的血管。由于角膜有豐富的神經末梢支配,角膜炎發作時,常常會有眼痛,并在眨眼時加重的癥狀,這種疼痛會一直持續到炎癥消退,同時還可伴有畏光。而單純的結膜炎則表現為異物感、發癢、灼燒感等,往往不會有疼痛和畏光癥狀。
結膜炎除了有眼部不適、眼睛流淚等癥狀,一般不會影響視力。急性結膜炎即人們通常所說的“紅眼病”,多數是由細菌或病毒感染所致,一般具有自限性,即使不治療也可在10-14天內痊愈,用藥后通常可在1-3天內痊愈。但如果發展成慢性結膜炎就比較棘手,一般沒有自限性,患者會有眼癢、異物感和眼疲勞、輕度充血和有少量分泌物等癥狀,炎癥持續時間一長還會導致結膜肥厚。大多數結膜炎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屬于傳染性疾病。尤其到了春夏季節,人們要特別注意用眼衛生,切忌用手揉眼,也不要用毛巾擦拭眼內。單眼發病時,要注意預防另一只眼受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