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是人體內分泌系統中最為重要的器官,如果甲狀腺受到損害,那么必定會導致人體內環境的不平衡,甲亢就是甲狀腺疾病疾病之一。突眼、大脖子應該是大家對甲亢的全部了解,在此基礎之上知道甲亢的人數寥寥無幾。什么是甲亢呢?
甲亢性心臟病是什么?
甲亢性心臟病是指在甲亢病的基礎上出現心律失常、心臟增大、心力衰竭等一系列心臟病癥狀而言,約占甲亢病人的5%~10%,與甲亢合并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炎、冠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是甲亢之后出現心臟病的表現,后者是在患甲亢之前就有心臟病特征,由于甲亢的出現可以加重原有的心臟病。>>>熱門閱讀:盤點患有甲亢的中外明星
甲亢性心臟病的發病是超生理量的甲狀腺激素作用于心臟,使心肌代謝加速,心肌缺氧和營養物質缺乏,心肌變性肥大,房室傳導時間縮短和心房細胞不應期縮短,冠狀動脈痙攣和血液動力學改變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目前尚無統一的診斷標準,一般認為,心律失常、心臟擴大、心力衰竭為其必備癥狀和體征,但須除外其他原因的心臟病。
甲亢性心臟病以房性早搏為多見,其次為心房纖顫,并可見到心房撲動、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及房室傳導阻滯。病程較長、病情嚴重的甲亢患者,由于高排出量的影響,使心臟負荷加重,可致心臟增大。在心律失常和心臟增大的基礎上可致心力衰竭。至于心絞痛和心肌梗塞在甲亢性心臟病中則較為少見。
甲亢性肝病是什么?
甲亢性肝病是指由甲亢引起的肝功能損害和肝臟腫大,并出現轉氨酶升高、黃疸等改變而言。甲亢時肝功能異常的發生率各家報道懸殊較大,占甲亢總數的5%~91.5%,病因不清、機理復雜,包括甲狀腺素對肝臟的直接毒性作用、肝臟營養不良、肝靜脈瘀血和肝小葉中央壞死及感染、休克加重肝損害等多種病因。本病的臨床表現除有甲亢的證據外,并有肝損傷的表現,如:轉氨酶升高、肝臟腫大,壓痛、皮膚鞏膜黃染、血清膽紅素增高、堿性磷酸酶增高,但一般無厭食、惡心及腹脹等消化道癥狀。
什么是甲亢危象期?
患者呈高熱狀態,體溫達39℃以上,脈率快達140~240次/分鐘,常有心房纖顫或撲動,并可致心力衰竭,神志焦慮,極度煩躁不安,大汗淋漓,厭食,惡心,嘔吐,黃疸,腹瀉,大量失水可致虛脫、休克,繼而嗜睡或昏譫,終致昏迷而死亡。死亡原因多為高熱虛脫,心力衰竭,肺水腫,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實驗室檢查發現白細胞計數增高,并伴有肝腎功能異常和水電解質紊亂。甲狀腺功能檢查與一般甲亢相仿,T3增高較明顯。臨床上根據患者有甲亢病史,了解誘發因素,病人甲亢癥狀突然加重,即可作出診斷。
需要注意的是少數不典型甲亢,其危象往往不具備上述典型表現。如老年甲亢患者,反而表現為神情淡漠、極度虛弱、嗜睡、體溫低、心率慢,最后進入昏迷。有的病人則僅以某一系統癥狀表現為突出,如以煩躁不安和譫妄為主,或僅表現為心悸、心律失常、心衰,或為劇烈嘔吐、腹瀉。對這些不典型的病例要注意了解病史并作相關性檢查,以免引起誤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