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癲癇是目前嬰幼兒神經系統疾病發病率最高的一種疾病,由于該癥的發病原因目前尚有爭議,因此許多家長在嬰兒出生后都希望通過一系列的檢查方式了解自己的孩子是否罹患癲癇這一惡癥,那么小兒癲癇究竟如何檢查呢?
癲癇的檢查方法
1、血液檢測
血液檢查是通過對血液中的血鈣、鎂、鈉、血糖、血膽紅質、血氣分析、血乳酸、血氨、肝功能等血細胞進行細胞學篩查,并且可采用血細胞進行病毒培養,排除因支原體、弓形蟲等病菌引起的癲癇。血液檢查可針對癲癇做出有效的臨床檢驗結果,通常,血液檢查可作為癲癇的初步檢查方式。
2、身體檢查
癲癇病患者通常會出現身體異常病變,特別是重癥患者在身體方面會出現明顯特征,醫生通過測量可直觀了解患者身體異狀與癲癇病有無聯系,身體檢查通常作為癲癇病常規檢查。
3、腦脊液檢查
腦脊液檢查是通過對脊髓液進行免疫細胞培養,排除顱內感染、出血等疾病,并檢查其他代謝異常可能引發的癲癇致病源。
4、影像學檢查
影像學檢查通常以腦電圖以及CT檢查為主,是目前診斷準確率最高的檢查方法之一,腦電圖檢查可準確鑒別癲癇發作類型是目前臨床檢查和后續治療的主要參考。而CT檢查則可作為癲癇病手術和治療前的重要依據,是腦電圖檢查的補充診斷方法也是目前診斷癲癇病的重要診斷方式。
癲癇病的檢查可依據不同類型的癲癇病有所區別,由于癲癇病的發病原因多元化,導致其診斷難度加大,因為誤診和漏診導致的癲癇病情加重不再少見,因此專家在本文中強調了幾種癲癇病的鑒別方法,希望給許多患者解疑。
痙攣以及發作性疾病并非都是癲癇所引起
許多患者特別是嬰幼兒都有過發作性疾病和痙攣的經歷,但這些臨床表現并非都是由于癲癇所引起,特別是成年人出現的痙攣和發作性肌肉抽搐以及突發性暈厥等癥可能與許多神經系統以及身體狀況異常有關。
癲癇也有合并癥
癲癇在發作時可能出現暈厥、抽搐、以及全身痙攣,但部分患者在出現上述癥狀時可能并非癲癇發作,而是由于其他原因導致,其中臨床學研究表明,癲癇患者出現上述癥狀除了癲癇發作本身可能還有一些合并癥所致。
癲癇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發病早期的一些明顯癥狀可作為癲癇病初步診斷標準,專家建議一些有家族癲癇病史的健康人士定期做癲癇病篩查,在發病早期進行治療以免癲癇發作引起其他不必要的危險,加大了患者痛苦也加重了治療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