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骨髓瘤是骨髓內漿細胞異常增生的一種惡性腫瘤。由于骨髓中有大量的異常漿細胞增殖,引起溶骨性破壞,又因血清中出現大量的異常單克隆免疫球蛋白,尿中出現本周氏蛋白,引起腎功能的損害,貧血、免疫功能異常。那么,確診多發性骨髓瘤的要點有哪些呢?
1、好發年齡多為40歲以上,男多于女。
2、病變前期可無明顯癥狀,僅存在血沉增快、貧血、蛋白尿等癥狀。
3、可有骨關節、腰背疼痛、顱骨、胸肋骨瘤形成,以胸肋、鎖骨連接處發生串珠樣結節及溶骨性鉆鑿樣或鼠咬狀圓形骨質缺損為特征,可出現病理性骨折、截癱、肋間及坐骨神經痛等。
4、可損害腎臟而造成蛋白尿、腎小管病、腎病綜合征、尿毒癥等。
5、因血液粘稠度增高而引起頭暈、頭痛、視力障礙、胸悶、眩暈、出血等癥狀。
6、易引起肺部、泌尿系感染。
7、實驗室檢查
(1)血清異常球蛋白(血清球蛋白【正常值及臨床意義】)增多而白蛋白正常或減少。尿凝溶蛋白半數陽性。
(2)貧血多呈正細胞、正色素性、紅細胞、血小板正常或偏低。
(3)骨髓檢查主要為漿細胞系異常增生性質的改變。
(4)骨骼X線檢查可見多發性溶骨性穿鑿樣骨質缺損區或骨質疏松、病理性骨折。
(5)誤診率很高,應注意與慢性炎癥、傷寒、紅斑狼瘡、肝硬變轉移癌所致反應性漿細胞增多癥(漿細胞小于10%,無形態異常)、良性單克隆丙球蛋白血癥(無骨骼變化)和老年性骨疏松、甲狀腺功能亢進相鑒別。
溫馨提示:多發性骨髓瘤是中老年易患疾病,所以老年人一旦出現不明原因腰背痛、骨關節疼痛或骨質疏松,不明原因貧血,蛋白尿,以及反復感染,應引起高度重視并做相應的檢查,如血液、尿液免疫電泳,骨髓穿刺檢查,以及頭顱,骨盆等部位X線攝片。從而提高早期診斷率,減少誤診率,對確診患者延長生存期也有幫助。
【參考文獻:《多發性骨髓瘤診療常規》《多發性骨髓瘤理論與實踐》《臨床腫瘤診療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