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患者的相關診斷依據?多動癥對于孩子的危害是摧殘性的,由于很多家長對多動癥不夠了解,因此當孩子出現異常行為時,沒有很好的重視。不能夠及時的對于此疾病進行治療,嚴重的影響到患者的正常生活。了解多動癥患者的診斷,及時的去發現疾病,這樣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復健康。那么,多動癥患者的相關診斷依據?下面專家來為大家進行介紹吧。
多動癥患者的相關診斷依據?
多動癥患者的診斷:
1、癥狀標準:與同齡的大多數兒童相比下列癥狀更常見,需具備下列行為中的八條。
(1)常常手或腳動個不停或在坐位上不停扭動。(年長兒或少年僅限於主觀感到坐位不安)。
(2)要其靜坐時難以安靜坐。
(3)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分散注意力。
(4)在游戲或集體活動中不能耐心地排隊等待輪換上場。
(5)常常別人問話未完即搶著回答。推薦閱讀: 多動癥有哪些癥狀表現
(6)難于按別人的指示去做事(不是由于違抗行為或未能理解所致),如不做完家務事。
(7)在作業或游戲中難以保持注意力集中。
(8)常常一件事未做完又換另一件事。
(9)難以安靜地玩。
(10)經常話多。
(11)常打斷或干擾擾亂別人的活動,如干擾其他兒童的游戲。
(12)別人和他/她說話時常常聽非聽。
(13)常常丟失在學校或家中學習和活動要用的物品,(如玩具,鉛筆,書和作業本)。
(14)常常參與對身體有危險的活動而不考慮可能導致的后果(不是為了尋求刺激)。
2、病程標準:通常于7歲前起病,病程持續6個月以上。
3、排除標準:不是由于廣泛性發育障礙、精神發育遲滯、兒童期精神障礙、器質性精神障礙。神經精神系統疾病和藥物付反應等引起。
4、嚴重程度分類:
(1)輕度:癥狀符合或稍微超過診斷標準所需癥狀,僅有微小的或沒有學校和社會功能的損害。
(2)中等:癥狀和損害在輕度和重度之間。
(3)重度:超過診斷標準所需癥狀很多,有明顯廣泛的學校、家庭和伙伴關系的社會功能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