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見病。近幾十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醫務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對冠心病的治療有了很大的進展,成績斐然,自70年代以來冠心病的死亡率逐年減少。目前我國對冠心病的診斷治療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現代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可分為藥物治療、介入治療、手術方法都有一定適用范圍,在選擇治療方法前,醫生需充分了解病情、分析病情。而了解病情除一般的檢查如心電圖、超聲心電圖等外,目前認為最準確的診斷方法是做冠狀動脈造影。冠脈造影可以顯示冠脈狹窄的部位、范圍、程度等。
對于輕癥可先采取一般治療和口服用藥。冠心病的一般治療包括保持良好的心態、生活規律、適當鍛煉、注意飲食;要吃低脂肪、低鹽、富含維生素和纖維素的飲食,盡可能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等;還要戒煙酒;治療已有的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現已證明堅持服用舒降之等他汀類降脂藥和阿斯匹林能使冠心病發病率低20%-30%,還有一些中藥如丹參滴丸及硝酸酯、亞硝酸酯類、鈣拮抗劑等擴冠藥效果也較好。另外,定期到醫院復診,能使許多輕癥患者經上述治療后在較長時間內保持穩定的狀態。
對于突發急癥如急性心梗患者,80年代以來采用溶栓治療。研究證明,突發急癥時形成的血栓可被血流中的纖維蛋白溶酶,越早被溶解對搶救心梗患者越有效。
冠心病的介入性治療方法常用的主要有經皮穿刺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冠狀動脈內支架置入術等。這些治療損傷小,癥狀消除率較高,患者恢復快,療效遠遠超過藥物,適用于各期患者。
對于復雜、多支病變的最佳選擇是外科手術搭橋,又稱旁路移植術。即采用患者自身的一小段血管(大隱靜脈或內乳動脈)將主動與冠狀動脈狹窄下方相連,術后心肌很快可得以消除,癥狀消除率達85%-95%。該手術的5年生存率達93%,而單純藥物治療的5年生存率僅為37%。但長期觀察發現,有的患者手術后經過一段時間再次出現狹窄,而且手術并非對所有患者都適合,介入治療也會出現同樣問題。近年又有一項高新技術--激光心肌血運重建術推出。此技術利用激光在心肌上打出許多微小孔道,使心室腔內的血液直接供應心肌。世界衛生組織在全世界100多個國家觀察了8000余例,證明此術能使心絞痛明顯緩解,可作為難治冠心病的輔助治療方法。另一種新的治療方法是利用超聲技術將冠狀動脈內粥樣硬化的斑塊消融成被細胞吞噬的細小顆粒隨血流排除,國內已有成功的報告。將各種方法聯合互補,可使大多數冠心病患者得到滿意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