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肥厚性心肌病導致青少年運動猝死的案例近年來有增無減,可是不幸的事情還是在發生,為什么還是沒有因為患者和患者家長足夠的重視!肥厚性心肌病近幾年來越來越成為青少年的殺手,許多青少年已經為此而喪命,當家屬趕到時甚至會一臉的疑惑“怎么會這樣,早上還好好的”。這從側面體現出了現代人對肥厚性心肌病導致猝死的認知不夠明確。
校園體育運動猝死
小強(化名),男,漢族,15歲,生前系武漢某大學附屬中學(以下簡稱“附中”)高中一年級206班學生。
2003年10月,小強經確診患有肥厚性心肌病。2004年7月,小強被附中錄取,入學體檢時,醫生發現其有心臟病,小強如實陳述其心肌病史,體檢檔案對此記載。
2004年12月9日,下午第二節課后,附中組織學生參加冬季越野長跑比賽。小強堅持半個小時(16:30-17:00左右)完成約3000米長跑。長跑結束后,小強繼續在學校上完晚自習(18:30-20:10)。 騎自行車半個小時后回到家,剛一進門對父親說了句“下午跑得好累啊!”便倒地不醒,小強父親隨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后經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搶救無效,于22:10被宣告身亡,診斷結論為猝死。
盡管運動猝死是生命的危險殺手,但只要多加注意,積極預防,是可以避免意外發生的。除了根據身體情況掌握好運動強度之外,平時還要加強體檢,尤其是心、肺功能、血壓和四肢、脊椎的檢查。運動猝死者中多數都有心臟疾病,如心肌炎、心室壁薄、心臟肥大等,這些在普通的體檢中不易發現,最好進行心肺功能的全面檢查。
有關專家曾經做過運動性猝死的調查研究,指出發生運動猝死的人不少是大中學校的學生,有年輕化的趨勢。他們平時身體比較健康,沒有不適癥狀,但在參加激烈的運動時卻發生運動意外。鑒于此,專家建議年輕人更要加強防范,勿要以感覺論身體。
患有心腦血管疾病或有其他嚴重疾病的人群,應該在醫生或運動專家的指導下從事體育鍛煉,而急性病或者慢性病急性發作是參加體育活動的絕對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