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腭裂是胎兒顏面部最常見的先天性畸形,而且唇腭裂的胎兒中10%~15%伴有全身其他部位的畸形或染色體異常,因而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對于產前診斷有著重要意義。
常規二維超聲產前診斷胎兒唇腭裂與醫師的經驗有關。而三維超聲的應用使唇鼻結構的顯示和唇腭裂的顯示更為直觀。
唇腭裂的三維超聲表現為唇裂病變部位回聲中斷,腭裂時上牙槽突斷裂,而切牙明顯前凸時則提示雙側唇腭裂,在冠狀面和斜切面上的三維成像尤為清晰。
胎兒畸形是圍產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產前診斷胎兒畸形至關重要。有關文獻顯示,很多染色體異?;驈碗s的畸形都可能表現為胎兒面部結構的異常,而唇裂占第四位。
因此,準確地識別胎兒的面部結構至關重要,三維超聲能顯示92%胎兒口唇,而二維超聲的顯示率僅為76%,三維超聲比二維超聲更能清晰地顯示胎兒口唇,彌補了二維超聲難以具體描述畸形的特征以及判斷病變程度的不足。
據有關文獻報道,20世紀90年代初期國外已將這項技術運用于臨床,而在國內近幾年才起步。
三維超聲能通過平行移動及x、y、z軸方向上的旋轉,對感興趣區可做任意角度的觀察,并能獲取二維超聲難以得到的冠狀面上的信息。
且不受感興趣區結構復雜曲率變化的影響,在解剖結構關系復雜的面部尤為重要,且三維成像后的面部圖像能直觀地觀察胎兒眼眶、鼻、上下唇及下頜,旋轉三維圖像有時還能觀察到胎兒的耳朵。
由于圖像的直觀性,所以便于分析解釋且易于理解,孕婦本人也易懂,而且一幅圖像即可提供二維超聲需多幅圖像才能提供的信息。
當然,日常工作中,筆者發現三維超聲也有其受限制的地方,其中胎方位是胎兒面部三維成像的關鍵,如為枕前位,胎兒面部朝向母體脊柱,此時無法將面部顯示出來,遇到這種情況可于孕婦腹壁上輕輕推動胎兒或讓孕婦改變體位,必要時讓孕婦慢步走動數分鐘,片刻后再檢查,以達到理想檢查效果。
另外,羊水量的多少是胎兒面部三維成像成功與否的另一要素,該區無羊水,無法將三維圖像重建清晰,胎動也是影響胎兒面部結構三維成像的因素,它易導致三維圖像扭曲變形,此外胎盤、腹壁,以及胎兒肢體的遮擋,也是影響診斷的要素。
因此,有些病例須進行多次采樣方能得到滿意三維圖像,隨著三維技術的改進,這些不足之處會逐一得到解決。
目前三維超聲仍不能替代二維超聲,但它的確為一些復雜的聲像提供了重要立體信息,便于對病變部位、程度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