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聾疾病的類別很多,有先天性及后天性之分,其中后天性耳聾多是可以有效預防的。藥物性耳聾是常見的患病原因之一,很多人對于藥物性耳聾不是很清楚,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如何有效的預防藥物性耳聾疾病。
預防藥物性耳聾方法
1、家族母系親屬
如有對某種藥物致聾者,其后代要絕對禁用該類藥物。
2、兒童要避免隨便使用抗生素
尤其是慶大霉素等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如果必須用時,使用劑量宜小,療程宜短,盡量不要靜脈給藥,且要避免聯合用藥。
3、患者在服用某些耳毒性藥物后要注意觀察用藥后的反應
如出現頭暈、口角麻木、和癥狀時要及時停藥。對老人、小兒、體弱及腎功能減退應慎用耳毒性藥物。避免同時或先后應用多種有耳毒性作用的藥物。孕婦應禁用耳毒性藥物,這類藥對胎兒有明顯的毒害作用。
4、在使用抗生素期間
可同時服用神經營養藥,如維生素B、維生素C、A及硫酸軟骨素等,促使感覺細胞利用多種營養物質進行新陳代謝,以起到保護內耳、預防藥物中毒的作用。早期輕度中毒(中毒【譯】:機體過量或大量接觸化學毒物,引發組織結構和功能損害、代謝障礙而發生疾病或死亡者。)者,聽力多可恢復。
5、一旦發現有藥物引起耳聾跡象
應及時停藥并及早就醫治療。可選擇、神經營養藥和血管擴張劑等,必要時可加用激素,治療可持續2~3個月。同時要進行積極的聽力和語言訓練,力爭使輕中度患兒的聽力恢復或好轉,將危害降至最低程度。如果已發展為重度,可在必要的藥物治療基礎上,早期選配助聽器,加強聽力、語言的康復訓練,以使患兒生活質量有所提高。
6、遠離噪音
在工業化的社會環境中,充斥著噪音,如:鐵路、工廠、修車、機場及一般生活中之冷氣、馬達及汽車等噪音。在噪音環境下暴露時間過長,不知不覺中產生內耳神經之傷害而發生耳聾,研究指出,紐約較蘇丹有更多耳聾及重聽發生。
7、嚴防巨大音響
炮兵、神槍手、戴耳機及隨身聽、鞭炮、搖滾音樂、迪斯科及電器音響等,會因機械及音響振動波等而振傷內耳神經細胞造成耳聾及重聽。遠離發聲源如大喇叭及戴耳塞等,都可減少傷害的發生。
8、嚴禁喝酒
許多病人戒酒后,耳聾即自然痊愈,至于少許的咖啡及喝茶倒是無妨。由于內耳位在頭部骨頭深處,血管甚為纖細微小,血液及營養幾乎是以緩慢方式滲入充滿神經之內耳。而酒精隨血液慢慢滯留在內耳腔,會破壞最敏感及脆弱的內耳神經,造成耳聾及重聽等癥狀。雖有人說喝紅酒有益心臟,酒精會促進血液循環,但血液在心臟是不同于內耳的,其迅速進出于堅韌的心肌與少有神經之心臟,因此少有受傷之可能。
溫馨提示
不得暴飲暴食及食用太咸的食物,大魚大肉導致高膽固醇及高血脂癥,血管因而阻塞而循環不良,造成內耳新陳代謝受阻,而引起神經破壞及萎縮。又食用太多鹽份,造成鈉離子滯留而產生全身性水腫,也因而引起內耳淋巴管水腫,即等于梅尼爾氏癥同樣的病變,此時只好以利尿劑來排除鹽份及水份,以防造成內耳永久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