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是阻止病原體進入內生殖器的一道重要防線,但它本身也在經受各種致病因素(女性分娩、流產、手術損傷宮頸等)的侵襲;而宮頸內膜皺裂又多,細菌潛伏于此處后較難消除,極易引發宮頸炎癥。此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后者常因前者未能及時治愈轉變而來,臨床上以慢性宮頸炎更為多見,其最明顯的癥狀就是粘稠的白色粘液狀或膿性的黃色粘液狀白帶增多,此外還可伴有外陰瘙癢、腰骶疼痛等。
對于人類的繁衍來說,宮頸也擔負著重要的作用:精子需要穿越這一“關卡”才能進入輸卵管和卵子相遇。所以一旦它出現疾病,女性受孕的機率會大大降低。據臨床上統計,有15%左右女性不孕癥的問題出在宮頸上。宮頸炎的典型癥狀為白帶增多。由于病原體、炎癥范圍及程度不同,白帶可呈乳白色粘液狀或者淡黃色膿性,這樣會改變陰道酸堿度,不利于精子的生存和游動,精子無法進入宮頸管,從而導致女性不孕。
宮頸上連子宮、下接陰道,是女性生殖系統的一道重要屏障。正常情況下,女性排卵時,宮頸口會自然敞開,讓精子順利通過;若此處發生炎癥后,宮頸分泌物會明顯增多且質地粘稠,并含有白細胞,對精子的活動極為不利,甚至阻礙精子進入宮腔,從而影響成功受孕,而在所有宮頸疾病中最為常見的莫過于宮頸炎。因此,積極防治宮頸炎,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有效措施,對保障女性健康及生育能力的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