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腹瀉是現在很常見的一種疾病,這種疾病給患者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感染性腹瀉在日常生活中發病率極高,疾病在生活中怎么進行良好的預防手段,完全取決于了解疾病常識的程度有多少,重視它的程度有多深,為了更好的幫助大家,然而感染性腹瀉更是如此,復發性很高,了解常識非常有必要。那么下面由專家進行相關知識的詳細講解。
由于腹瀉的病因十分復雜,因此遇到腹瀉的患者應根據其腹瀉的特點及伴隨的癥狀,盡早確立腹瀉的類型,即患者是分泌性腹瀉,還是高滲性腹瀉、吸收不良性腹瀉抑或胃腸運動功能障礙性腹瀉;其次,還應判斷患者是急性腹瀉還是慢性腹瀉,對指導治療都至關重要。在治療上應遵循以下原則。
1.如判斷腹瀉屬分泌性腹瀉
應盡早尋找引起分泌性腹瀉的病因,而不能盲目使用地芬諾酯(苯乙哌啶)與洛哌丁胺等止瀉劑,否則會加重病情。
2.如判斷腹瀉是因為肝臟
膽道或胰腺功能低下所致的吸收功能障礙時,除積極治療原發病以外,可適當補充復合酶制劑,常用的有胰酶(得每通)、復方胰酶片4340(慷彼申)等,以增加蛋白質、脂肪和糖類的吸收,還可補充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
3.如懷疑腹瀉是因為內分泌疾病所致
當腹瀉次數多且量多時,應在積極尋找病因的同時,給予靜脈高營養治療,補充人血白蛋白、氨基酸、脂肪乳、維生素及電解質等。
4.如經多種檢查后
已確定腹瀉是因為炎癥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及克羅恩病)所致者,應給予柳氮磺胺吡啶(SASP)或5-氨基水楊酸制劑治療,病情重者可聯合應用潑尼松(強的松)、氫化可的松、地塞米松或潑尼松龍(強的松龍)等藥物進行治療。
5.如經多種檢查排除了腸道的多種器質性疾病
可考慮患者腹瀉系腸道運動功能障礙所致。患者如伴有精神心理障礙,腹痛或腹部不適在排便后消失或減輕,糞便中無膿血、寄生蟲,培養多次陰性,結腸鏡檢查亦無異常,且患者一般情況良好,無貧血及消瘦等表現時,可診斷為腸易激綜合征(羅馬Ⅱ標準)。可應用匹維溴胺(dicetel)等腸平滑肌鈣離子拮抗藥,以緩解腸道痙攣,恢復腸道功能。此外,也可選用十六角蒙脫石(思密達)以保護腸道黏膜,減少腹瀉的次數。還可選用恢復腸道菌群的藥物。對少數腹瀉次數過多者,可酌情使用鹽酸洛哌丁胺(商品名:易蒙停)等止瀉劑。
以上文章就是有關這方面問題的介紹,相信讀者和患者朋友一定有所了解,對您肯定也能有所幫助。在此,專家建議患者和家屬,病發原因還是要去醫院進行科學規范的檢查之后才能確定,建議盡快到正規醫院就診,以便查明原因后能夠及時針對性的治療,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給您的工作和生活帶來更大的影響。當然如果您還有其他想要了解的問題,可以點擊我們的在線咨詢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