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本病的發病機制主要有如下學說:
1.遺傳家族分析證明,凡是帶有人白細胞抗原-B8(HLA-B8)者,均容易發生混合性膠原病,而且其抑制性T淋巴細胞(T8細胞)功能低下。有人認為B8可能是免疫反應控制失調的標志。抑制性 T淋巴細胞與免疫反應基因控制有關,當T淋巴細胞功能低下時,免疫反應基因即失去控制,結果導致體內免疫失調(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失調)。當抑制性T淋巴細胞功能低下時,可引起體液免疫亢進,細胞免疫低下。T8細胞還可抑制自身免疫的反應性,它的功能一旦缺損,就可出現自身抗原抗體反應,形成免疫復合物。抗原過剩形成的可溶性免疫復合物,又可隨血液循環而到達身體其他臟器,并在那里沉淀和引起組織損傷。
2.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導致自身免疫功能障礙的機制可能有以下3個方面:
(1)受病毒感染的T細胞細胞毒作用增強,導致組織細胞破壞。
(2)病毒感染的T細胞功能受抑制,導致增強的B細胞產生抗體。
(3)宿主內源性感染或內源性病毒產物,通過病毒對HLA-B8陽性宿主的異體化作用,可把病毒種植于白細胞表面上,因而出現抗病毒和抗病毒感染的細胞反應,這些反應包括細胞免疫反應和體液免疫反應。病毒可使組織成分發生變化而出現自身抗原性,刺激B細胞產生相應抗體,發生抗原抗體反應,形成免疫復合物,引起組織損傷。受病毒感染的細胞在細胞毒作用下,釋放出碎片,可使機體發生自身致敏作用,因而產生抗細胞成分抗體。另外,病毒刺激淋巴細胞可產生中和因子,促使自身免疫的發生。
3.抗淋巴細胞抗體 有人發現混合結締組織病患者血清中有一種抗淋巴毒抗體(抗淋巴細胞抗體)。此抗體本質是IgM,對周圍T、B細胞均有破壞作用。它的活性與周圍血液白細胞及淋巴細胞數呈反比,在病情活動期其活性升高,在緩解期則活性降低。有皮膚、神經、食管癥狀者陽性率高,但與腎臟改變、關節癥狀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