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包莖的主要癥狀表現有包皮龜頭粘膜水腫、充血、糜爛、包皮粘連、排尿困難、尿潴留、尿線細長等。該病在成年男性中的發病率為5%-10%。多發生于30到40歲的男性人群中,其中有超過50%的病人有包皮過長的癥狀。可見,包皮包莖類疾病對男性生活的質量和健康有很大的制約作用。因此如果發現患有包莖請科學正確的診斷鑒別,有效地防止包莖的發生。
一般來說,包皮包莖的檢查通常是男科類的檢查,比如精液常規、膀胱、前列腺、陰囊附睪、睪丸等的檢查。其中在前列腺檢查中,前列腺特別抗原檢查(PSA)可以測量一系列隱藏在血液中的蛋白質。如果測試結果高于正常水平,則表明體內有病變存在。而對于睪丸檢查,專家建議15至35歲之間的男性,應該至少每2至3年進行一次睪丸檢查,對于一些男性的常規疾病,越早檢查越能有效治療。而對于包皮包莖的檢查,要觀察包皮口的大小,并將包皮試著上翻,可作出初步診斷。如果是嵌頓包莖,則水腫的包皮翻在陰莖頭的冠狀溝部,在它的上部可看到狹窄環,而且陰莖頭呈現出暗紫色。
在包皮包莖的診查中,泌尿系統檢查是必須進行的檢查項目。因為男性的泌尿系統易患炎癥,早期診斷,對于男性疾病的治療有著積極的意義。在對包皮包莖患兒的治療中,他們的年齡為1~9歲,平均(4.50±2.58)歲。其中有320例患兒存在小便時尿線細小或偏斜、龜頭部分包皮如氣球樣鼓起的癥狀;有280例冠狀溝處有包皮垢的表現;有210例患兒有包皮龜頭奇癢和常用手搔抓的現象;反復包皮紅腫疼痛的患兒有130例。其實這些患者,其泌尿系統檢查存在異常現象。
在包皮包莖的檢查中,患者還應該進行結腸檢查。該檢查主要從50歲開始,如果結果是正常的,一般是每3至5年檢查一次。包皮包莖的患者還要測量血壓,這對于綜合考慮患者手術的可行性有重要意義,因為一般血壓存在異常的患者是不宜進行手術的。一般情況下,超過50歲的人就應當每年檢查2到3次血壓,如果有家族高血壓史、心臟病、突發性心臟病的人,檢查次數就應該更多。
在包皮包莖患者的檢查中,還有一項是膽固醇檢查,這對于患者是否適合手術有一定的參考意義。血液檢查可以測定出膽固醇的水平,對于冠心病的患病診查也有一定的幫助。從20歲開始,人人都應該每年做一次膽固醇檢查。如果膽固醇水平高于80/50-130/85之間,則就容易患上某些疾病。如果患者要進行包皮包莖手術,要認真咨詢醫生的專業意見。
溫馨提示:對于包皮包莖的治療,主要是采取手術治療的方法,暫時沒有針對性藥物。一般而言,手術治療的治愈率為100%。也就是說,在正常情況下,所有包皮包莖的患者都能得到有效治療,所用的治療時間為2-4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