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身邊其實有著很多的結腸癌患者的,其實這種疾病對人們的傷害非常大的,所以一旦是發現自己患上了這種疾病,積極的治療是非常必要的,在對結腸癌進行治療的時候是有很多的事項需要我們注意的,而且還必須對結腸癌的各種癥狀有著詳細的認識,下面我們就對此作出詳細的介紹。
1、環境因素
經研究證明,在各種環境因素中,以飲食因素最重要,大腸癌的發病率與食物中的高脂肪消耗量有正相關系。另外,也可能與微量元素缺乏、生活習慣改變有關。
2、遺傳因素
如果某人的一級親屬比如說父母得過結腸癌,他患此病危險性要比常人高8倍。大約1/4的新發病人有結腸癌家族史。家族性結腸息肉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家族中患病率可達50%,如不治療,10歲以后均有患結腸癌的可能。
3、大腸腺瘤
尸檢材料研究發現,大腸腺瘤的發病情況與大腸癌基本一致。據統計,單個腺瘤的病人其大腸癌的發生率比無腺瘤者高5倍,多個腺瘤者比單個腺瘤患者高出1倍。絨毛樣腺瘤樣息肉易發展成癌,惡變率約為25%,管狀腺瘤樣息肉惡變率為1-5%。
4、慢性大腸炎癥
據報道,腸癌流行與血吸蟲病的流行區域呈正相關,一般認為,由于血吸蟲而導致腸道的炎性改變,其中一部分會發生癌變。腸道的其他慢性炎癥也有癌變的可能,如克隆氏病或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發生結腸癌的危險性是常人的30倍。
結腸癌患者要放寬心境,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對待生活,對待疾病。此外,平時多參加一些社交活動及適量的體育運動,也有助于改善心情,控制病情。病人家屬也應多疏導、鼓勵、安慰并理解患者,幫助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再有,患者還可參加一些結腸癌專題講座,了解結腸癌及其并發癥的基本知識和應對措施,糾正錯誤認識及不良行為。當患者出現焦慮、抑郁等情緒難以排解時,應及時到正規的醫院診斷檢查,避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