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濟失調是一種嚴重的致殘性疾病,目前共濟失調的出現率卻在逐漸的增多,很多人正在經受著共濟失調這種疾病的折磨,及時的了解一些共濟失調的癥狀對于患者的早期治療和康復是很有重大意義的。那么,生活中哪些是共濟失調的癥狀表現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專家是如何講解的吧。
生活中哪些是共濟失調的癥狀表現呢
1、姿勢與行走方式的改變
共濟失調患者站立不穩,步態蹣跚行走時兩腳遠離分開,搖晃不定,嚴重者甚至難以坐穩,上蚓部受損向前傾倒,下蚓部受損向后傾倒,上肢共濟失調不明顯。
2、動作協調受阻
小腦半球損害會導致同側肢體共濟失調。主要表現為辨距不良和意向性震顫,上肢較重,動作愈接近目標時震顫愈明顯。
3、言語不便
由于發音器官唇、舌、喉等發音肌共濟失調,使說話緩慢,含糊不清,聲音呈斷續、頓挫或爆發式,表現吟詩樣或暴發性語言。
4、眼睛運動不良
眼球運動肌共濟失調出現粗大的共濟失調性眼震,尤其與前庭聯系受累時出現雙眼來回擺動,偶可見下跳性(down-beat)眼震、反彈性眼震等。
大腦性共濟失調
1、額葉性共濟失調
表現類似小腦性共濟失調,如體位平衡障礙、步態不穩、向后或向一側傾倒,對側肢體共濟失調,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和病理征,伴額葉癥狀如精神癥狀、強握反射等。
2、頂葉性共濟失調
對側肢體出現不同程度共濟失調,閉眼時明顯,深感覺障礙不明顯或呈一過性。兩側旁中央小葉后部受損出現雙下肢感覺性共濟失調和尿便障礙。
3、感覺性共濟失調
病人不能辨別肢體位置和運動方向,出現感覺性共濟失調如站立不穩,邁步不知遠近,落腳不知深淺,踩棉花感,常目視地面行走,在黑暗處難以行走。
4、前庭性共濟失調
前庭病變使空間定向功能障礙,以平衡障礙為主,表現站立不穩,行走時向病側傾倒,不能沿直線行走,改變頭位癥狀加重,四肢共濟運動正常,常伴嚴重眩暈、嘔吐和眼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