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濟失調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極大的危害,是每個患者及家庭都不愿看到的疾病。有關數據顯示:共濟失調的早發(fā)現早治療對于共濟失調的康復是很關鍵的。所以說要多多了解共濟失調的癥狀,這對于我們發(fā)現疾病是很重要的。那么,得了共濟失調都有哪些明顯癥狀呢?下面由相關專家針對共濟失調的癥狀表現為你詳解,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
共濟失調的癥狀表現如下
1、共濟失調通過患者的日常生活動作來觀察,如穿衣、系扣、端水、書寫、進食、言語、步態(tài)等。行走不穩(wěn),步態(tài)蹣跚,動作不靈活,行走時兩腿分得很寬;成年發(fā)病者,步行時不能直線。忽左忽右呈曲線前進,表現為剪刀步伐,呈“Z”形前進偏斜,并努力用雙上肢協(xié)助維持身體的平穩(wěn)。
2、臨床上常在睜眼及閉眼下分別用指鼻、指指、輪替和跟膝脛等試驗或觀察洗梳、書寫等精細動作以檢查之。小腦病變時睜閉眼癥狀相同,后索病變時睜眼癥狀不明顯,僅閉眼后出現癥狀,并伴有深感覺障礙。本征應與肌無力或肌張力過高時所致的動作不協(xié)調相簽別。
3、肌張力的改變隨病變可由降低而轉變?yōu)榀d攣狀態(tài),共濟失調步態(tài)也可隨之轉變?yōu)榀d攣性共濟失調步態(tài)。站立不穩(wěn),身體前傾或左右搖晃,當以足尖站立或以足跟站立時,搖晃不穩(wěn)更為突出,易摔倒常是患者早期的主訴。共濟失調患者常常說到:“走小路或不平坦的路時,行走不穩(wěn)更明顯,更易摔倒”。
4、隨病情的進展,共濟失調患者可表現起坐不穩(wěn),甚至臥床。動作缺乏次序或條理,不規(guī)則,混亂和不協(xié)調的一種表現。是促動肌失去了拮抗肌收縮調整所致。包括靜態(tài)性共濟失調和動態(tài)性共濟失調兩種。前者主要表現于軀體的靜止狀態(tài)下,即平衡障礙;后者主要表現于肢體的動作過程中所出現的一種辯距障礙--動作起動緩慢,速度和力量不均,常不達預定目標或停止不及而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