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白血病反應是正常骨髓對某些刺激信號作出的一種反應。類白血病反應并不與幼粒幼紅細胞增多癥同義。引起此病的主要原因有,各種感染、惡性腫瘤、各種藥物、結核、燒傷等,對人體危害極大,因此對患者來說早期預防必不可少。
類白血病反應的預防
1、盡可能減少感染,避免接觸有害物質及藥物。
2、防止一氧化碳中毒,食物中毒。
3、對于子癇,尿毒癥,急性失血,溶血,急性組織創傷,惡性腫瘤及時給予積極有效的治療。
4、適時鍛煉,增強體質,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
類白血病反應的護理
1、保持樂觀愉快的情緒
長期出現精神緊張、焦慮、煩燥、悲觀等情緒,會使大腦皮質興奮和抑制過程的平衡失調,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2、生活節制注意休息、勞逸結合
生活有序,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對預防疾病有很大的幫助。做到茶飯有規律,生存起居有常、不過度勞累、心境開朗,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3、合理膳食
可多攝入一些高纖維素以及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營養均衡,包括蛋白質、糖、脂肪、維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等必需的營養素,葷素搭配,食物品種多元化,充分發揮食物間營養物質的互補作用。
類白血病反應的危害
出血
類白血病反應患者由于白血病細胞惡性增生,血小板明顯減低,易引起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出血,尤其是顱內出血,所以要根據病因打取積極止血措施,包括輸注濃縮血小板。
感染
由于類白血病反應造成正常白細胞減少,尤其是中性粒細胞減少,同時化療等因素亦導致粒細胞的缺乏,使患者易發生嚴重的感染或敗血癥。常引起感染的細菌有:革蘭陽性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棒狀桿菌等革蘭陰性桿菌,如綠膿桿菌、大腸桿菌、克雷白氏桿菌等。霉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擴頭毛孢子菌等,上述霉菌感染多發生于長期粒細胞閏少或持續發熱而抗生素不敏感的患者。
高尿酸血癥
正常人由于核酸代謝分解,每日尿中尿酸300~500mg。類白血病反應患者因大量白血病細胞的核酸分解可使尿酸量增加數十倍。當患者接受化療、放療等治療時則出現高尿酸血癥,應用皮質等又能增加高尿酸癥,高濃度的尿酸很快過飽和而沉淀,引起腎小客廣泛損傷和尿酸結石,可導致少尿、無尿。
肺部疾患
由于類白血病反應患者正常成熟中性粒細胞減少,免疫功能降低,常常導致肺部感染。此外白血病細胞、可阻塞肺部小血管、支氣管而發生呼吸困難、呼吸窘迫綜合征,胸片可有毛玻璃狀或粟粒網狀,可作肺部放射的試驗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