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顆粒淋巴細胞(LGLs)克隆性疾病是來自成熟T細胞(CD3^+)或NK細胞(CD3^-)的淋巴增殖性疾病,是由良性多克隆/寡克隆和惡性單克隆LGLs增殖組成的連續疾病譜,表現為惰性行為或需要侵襲性治療的快速進展血液學腫瘤,包括4種不同的類型:T—LGLs白血病、侵襲性T—LGLs白血病、慢性NK細胞白血病和侵襲性NK-細胞白血病,其中85%是T—LGLs白血病。本文主要闡述大顆粒淋巴細胞白血病的預防方法。希望對患者能有所幫助。
大顆粒淋巴細胞白血病的預防
大顆粒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應增強體質,加強身體鍛煉,預防病毒性感染。避免接觸有害因素,孕婦和小兒均應避免接觸有害化學物質、電離輻射等引起白血病的因素,接觸毒物或放射性物質時,應加強各種防護措施;避免環境污染,尤其是室內環境污染;注意合理用藥,慎用細胞毒藥物等。大顆粒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早期預防非常重要。
同時,患者應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減少垃圾食品的食用,平時多注意休息,增強自身免疫力也是預防大顆粒淋巴細胞白血病病發率的一種有效方式。
大顆粒淋巴細胞白血病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慢性或周期性中性粒細胞減少患者或PRCA、類風濕因子陽性伴LGL增多的患者應考慮T-LGLL的可能。巨細胞病毒和HIV病毒感染可導致輕微的LGL細胞增多。有些患者CD3-的LGL細胞增多,但缺乏:NK-LGLL的臨床表現、呈慢性病程,細胞遺傳學研究可證明其LGL為多克隆增生。
溫馨小貼士
針對大顆粒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可采取糖皮質激素治療,能改善癥狀。甲氨蝶呤10mg/周,有效率可達60%。中性粒細胞減少伴反復感染者,可用環孢素(環孢素A)12mg/(kg.d),皮下注射;非格司亭(G-CSF)75μg皮下注射,1次/d;莫拉司亭(GM-CSF)75μg皮下注射,1次/d;莫拉司亭(GM-CSF)75μg皮下注射,1次/d。伴有輸血依賴的貧血或純紅再障者,用環孢素(環孢素A)12mg/(kg.d)1個月,待血紅蛋白逐漸上升,淋巴細胞下降,以150mg,2次/d維持。脾大伴有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紫癜、溶血性貧血,可行脾切除。嘌呤類似物,晚期病例可選用氟達拉賓,Z-CDA,DCT。T-LGLL的病程多較慢,中位生存期可達10年以上,大多數患者需要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