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性過敏性鼻炎,又稱花粉性鼻炎。好發于季節交換之時,以青年人較為常見。每到花粉播散季節便開始發病。發病時眼癢,結膜充血嚴重者水腫,以致誤診為常見的結膜炎。
季節性鼻炎的癥狀與感冒極為相似。輕度季節性鼻炎者,鼻腔感覺螞蟻在爬行,時常忍不住要揉搓鼻部;重者則難以忍受,還會伴有眼、耳、咽喉、硬腭等多處發癢。
主要致病原因為受外界刺激,除此之外,環境污染、生活壓力、疾病藥物等也是導致鼻炎好發的重要因素。
1、致敏原的接觸
吸入物:如塵土、花粉、真菌、動物皮毛、化學粉末等。
食入物:許多食物均可引起過敏,如魚蝦、牛奶、雞蛋等;藥物如水楊酸、磺胺類和抗生素等。
接觸物:如油漆、皮毛、氨水、化妝品等。
注射物:如血清、青霉素、鏈霉素等。
2、過敏體質
因為過敏性鼻炎常與其他過敏性疾病如支氣管哮喘、蕈麻疹等同時存在或交替發作,且患者多有家族史,所以可能與遺傳有關。
3、外在因素
如冷熱變化、溫度變化、陽光或紫外線刺激等。
4、內在因素
內分泌失調如腎上腺素缺少,甲狀腺素、卵巢素及垂體素分泌失調或體液偏于堿性等均可構成過敏性鼻炎的發病因素。
中醫認為,過敏性鼻炎主要與肺、脾、腎三臟之虛有關,多因肺氣虛弱、感受風寒、腎氣不足所導致。多見肺氣虛寒、脾氣虛弱、腎氣虛弱。
待花期一過,多數病人不治而愈。患者在第一年發病時常誤認為感冒或熱傷風但第二年、第三年同一季節同一時間又患“感冒”時,才開始懷疑該病性質而求進一步診治。其另一特點是地區性。某些患者當遷移至氣候、地理條件不同的另一地區時,由于植物種類的差異可不發病,但過若干年后也可能由于當地某種花粉反復致敏而再度發病。
季節性過敏性鼻炎不是大病,但它是慢性病,發病率高,我國患此病的患者至少數千萬。一旦疾病發作,將年年反復,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和日常工作,每天必用的治療藥物也增加了家庭和政府的醫療負擔。最值得重視的,近一半的夏秋季花粉癥患者有可能在首次發病的9年內,發展為季節性過敏性哮喘,其進程需經歷5-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