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瘺是怎么樣形成的?肛管直腸瘺主要侵犯肛管,很少涉及直腸,故常被稱為肛瘺,是指肛門周圍的肉芽腫性管道,由內口、瘺管、外口三部分組成。內口常位于直腸下部或肛管,多為一個;外口在肛周皮膚上,可為一個或多個,經久不愈或間歇性反復發作,是常見的直腸肛管疾病之一,發病率僅次于痔,任何年齡都可發病,多見于青壯年男性,可能與男性的性激素靶器官之一的皮脂腺分泌旺盛有關。
一般認為肛瘺是肛門直腸周圍膿腫的后遺癥.而肛門直腸周圍膿腫95%是因肛門腺感染引起,大致引起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肛門周圍膿腫:主要因污染糞便滯留肛隱窩,引起肛腺炎,導致肛門周圍膿腫,是肛瘺形成的主要原因。
2、直腸肛門損傷:外傷、來自消化道的骨性異物、金屬、肛表及肛門窺器檢查損傷肛管直腸,細菌侵入傷口即可引起肛門周圍膿腫。
3、肛裂:肛裂反復感染,可引起皮下瘺,也可引起肛腺炎。
4、私密部位手術:內痔注射過深或手術后感染,產后會陰縫合后感染,前列腺、尿道手術后感染等,均可波及肛門直腸引起膿腫及瘺。
5、結核:吞咽細菌或少數血行感染,均可引起結核性肛瘺。
6、潰瘍性大腸炎:可引起肛瘺。
7、克隆氏病:可伴有肛瘺。
8、直腸肛管癌:常伴發肛瘺。
9、血行感染:如糖尿病、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因機體抵抗力下降,??裳懈腥疽鸶丿洝?/p>
10、其他:淋巴肉芽腫,放線菌病,尾骶骨骨髓炎,直腸、乙狀結腸憩室炎等也可引起肛門周圍膿腫、肛瘺。
肛瘺不能自愈。不治療會反復發作直腸肛管周圍膿腫,因此必須手術治療。治療原則是將瘺管切開,形成敞開的創面,促使愈合。手術方式很多,手術應根據內口位置的高低、瘺管與肛門括約肌的關系來選擇。手術的關鍵是盡量減少肛門括約肌的損傷,防止肛門失禁,同時避免肛瘺的復發。
1.瘺管切開術是將瘺管全部切開開放,靠肉芽組織生長使傷口愈合的方法。適用于低位肛瘺,因瘺管在外括約肌深部以下,切開后只損傷外括約肌皮下部和淺部,不會出現術后肛門失禁。
2.掛線療法是利用橡皮筋或有腐蝕作用的藥線的機械性壓迫作用,緩慢切開肛瘺的方法。此法還具有操作簡單、出血少、換藥方便,在橡皮筋脫落前不會發生皮膚切口黏合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