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共濟失調嗎?共濟失調是由神經系統各個部位的很多病因引起的。任何一個簡單的運動必須有主動肌、對抗肌、協同肌和固定肌四組肌肉的參與才能完成,并有賴于神經系統的協調和平衡。共濟失調的病因很多,首先須確定屬于哪一性質的,然后考慮各有關的多種病因。因此,深感覺、前庭系統、小腦和大腦損害都可發生共濟失調,分別稱為感覺性、前庭性、小腦性和大腦性共濟失調,還有原因不明的因素,有的伴有智能不全或癡呆。
神經系統的協調和平衡包括
1.感覺性深感覺向中樞神經系統反映軀體各部位的位置和運動方向。
病因有
①周圍神經或神經根病;
②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顱底畸形、脊髓病、腫瘤;
③腦干血管性疾病如梗塞、出血,多發性硬化、腫瘤;
④丘腦頂葉通路或頂葉血管性疾病、腫瘤。
2.前庭性前庭系統向心傳導平衡信息,引起體位、視線調節和空間定位感覺等的平衡反應。
病因有
①迷路炎、前庭神經炎、特發性雙側前庭病;
②椎-基底動脈狹窄或閉塞;
③天幕下腫瘤。
3.小腦性小腦為運動的調節中樞。這些結構的功能又都是在大腦皮層的統一控制下才能完成的。
病因有
①遺傳性;
②原發性或轉移性腫瘤;
③血管性如梗死、出血;
④炎癥性如急性小腦炎、膿腫;
⑤中毒如酒、食物、藥物、有害氣體等;
⑥脫髓鞘性;
⑦發育不全或不良;
⑧遺傳性;
⑨外傷;
⑩鈣化;
⑾畸形。
4.額葉性病變部位在額葉前部,運動失調部位是對側。
病因有
①腫瘤;
②炎癥;
③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