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共濟失調的發病率不高,很多人沒聽過該疾病,共濟失調如果不及時的治療是很難治好的。要想更快的治愈疾病,我們首先應多了解腦部共濟失調的病因有哪些?這樣也可以更好的預防共濟失調。
1、前庭性前庭系統向心傳導平衡信息,引起體位、視線調節和空間定位感覺等的平衡反應。
病因有
①迷路炎、前庭神經炎、特發性雙側前庭病;
②椎-基底動脈狹窄或閉塞;
③天幕下腫瘤。
2、小腦性小腦為運動的調節中樞。這些結構的功能又都是在大腦皮層的統一控制下才能完成的。
病因有
①遺傳性;
②原發性或轉移性腫瘤;
③血管性如梗死、出血;
④炎癥性如急性小腦炎、膿腫;
⑤中毒如酒、食物、藥物、有害氣體等。
3、感覺性深感覺向中樞神經系統反映軀體各部位的位置和運動方向。
病因有
①周圍神經或神經根病;
②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顱底畸形、脊髓病、腫瘤;
③腦干血管性疾病如梗塞、出血,多發性硬化、腫瘤;
④丘腦頂葉通路或頂葉血管性疾病、腫瘤。
溫馨提示
鼓勵早期病人堅持工作,并進行簡單鍛煉及日常活動。過于劇烈的活動,高強度的鍛煉、用力以及過于積極的物理療法反而會使病情加重。為了增加持續的肌肉活動和本體感覺的輸入,要在有抵抗的情況下,幫助獲得正確對線和運動模式。
【參考文獻:《腦血管病康復指導》、《腦部疾病診斷治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