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專家的介紹,風濕性心臟病是指由于風濕熱活動,累及心臟瓣膜而造成的心臟瓣膜病變。表現為二尖瓣、三尖瓣、主動脈瓣中有一個或幾個瓣膜狹窄和(或)關閉不全。本病多發于冬春季節,寒冷、潮濕和擁擠環境下。臨床上狹窄或關閉不全常同時存在,但常以一種為主。患病初期常常無明顯癥狀,后期則表現為心慌氣短、乏力、咳嗽、下肢水腫、咳粉紅色泡沫痰等心功能失代償的表現。下面是關于風濕性心臟病的中醫治療方法。
1)心血瘀阻
主要表現:心悸不安,胸悶不舒,心痛時作,咳嗽甚則咯血,兩顴紫紅,唇甲青紫,舌質紫暗或有瘀斑,治療原則:活血化瘀,理氣通絡。
2)氣血兩虛
主要表現:心悸氣短,頭暈乏力,面色無華,睡眠欠佳,舌質淡紅,脈細弱。治療原則:補血養心,益氣安神。
3)心腎陽虛
主要表現:心悸眩暈,胸脘痞滿,咳嗽喘急,甚則不得臥。浮腫尿少,手足不溫,舌質淡紫,脈沉細而數或結代。治療原則:溫陽利水,左以扶正。
溫馨提示:以上就是關于風濕心心臟病的中醫治療方法,本病是風濕病的后果,積極預防甲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是預防本病的關鍵。
【參考文獻《風濕熱與風濕性心臟病》《心臟病自我診療與全面調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