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升高,痛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也呈現明顯的增高趨勢,痛風性關節炎是患者體內的尿酸持續的增多導致尿酸鹽結晶沉積,引起組織損傷的一組臨床綜合征,主要表現就是反復發作。隨著中醫在治療痛風性關節炎方面取得的巨大進展,治療方法也出現多樣化,有很多的方藥和治療方法效果很好,下面我們不妨試試中藥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效果。
痛風性關節炎的中藥治療
1、濕熱壅盛型,予中藥:黃柏10g,蒼術10g,牛膝10g,薏苡仁15g,山梔子10g,延胡索10g(延胡索【譯】:主治心腹腰膝諸痛;月經不調;癥瘕;崩中;產后血暈;惡露不盡;跌打損傷。有鎮痛、鎮靜、催眠作用),車前草10g。
2、寒濕阻絡型,予中藥:獨活10g,牛膝10g,蒼術10g,桂枝6g,木瓜10g,茯苓15g,澤瀉10g,淫羊藿10g,延胡索10g。
3、痰瘀阻絡型,予中藥:桃仁10g,紅花6g,虎杖10g,牛膝10g,川芎10g,白芍15g,茯苓15g,制黃6g。
4、肝腎陰虛型,予中藥:生地黃15g,山萸肉10g,淮山藥15g,茯苓15g,牡丹皮10g、牛膝10g,木瓜10g,菟絲子10g,女貞子10g,枸杞子10g,加減治療。
痛風性關節炎的中藥外敷
1、印山水等用加昧丁桂散及海浮散外敷:丁香50g,肉桂50g,甘松50g,紅花25g,山奈25g,乳香30g,沒藥30g。治療痛風性關節炎186例,總有效98.g2%。
2、魏愛淳等采用痛風貼劑:方由獨活、蒼術、黃柏、生大黃、當歸、川牛膝、牡丹皮、生薏苡仁、澤瀉、郁金、板藍根、白芥子、忍冬藤等中藥組成。外敷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總有效率達95%。
3、嚴試采復方螞蟻膏:螞蟻100g,秦皮100g,革薜50g,虎杖50g,六軸子30g,川芎30g,赤芍30g,桂枝20g,甘草l0g。外敷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總有效率91.11%。
痛風性關節炎的中藥熏洗
1、蠲痹洗劑:由澤蘭葉20g,片姜黃20g,當歸15g,防風15g,五倍子15g,黃柏15g,苦參15g,土茯苓15g,白鮮皮15g,急性子15g,透骨草15g,蒲公英15g,側柏葉15g組成。浴洗治療痛風性關節炎,愈顯率和總有效率分別為62.50%和93.75%。
2、痛風洗劑:由桃仁、紅花、當歸、黃柏、梔子、麻黃、桂枝、白芥子等中藥組成。浸洗患病關節與扶他林外敷對照觀察,表明中藥組優于扶他林組,中藥組總有效率為89.41%。
3、痛風性關節炎分為濕熱為主和痰濁為主,濕熱為主用蒼術30g,薏苡仁30g,紅花20g,川烏15g,威靈仙l5g,艾葉20g,木瓜20g,牛膝20g,茯苓20g。痰濁為主用蒼術20g,生半夏20g,制南星20g,艾葉20g,紅花15g,王不留行40g,大黃30g,海桐皮30g,蔥須3根。使用熏蒸機熏蒸患部,總有效率達97.6%。
溫馨提示:痛風性關節炎患者要保證有足夠的睡眠時間,勞逸結合,在飲食起居上一定要多注意,要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和牢記結合,這是強身保健的一個主要措施。可以參加一些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一般堅持鍛煉的人比不鍛煉人的抗病能力強,很少會患病。在抗御風寒濕邪侵襲的能力也比沒不鍛煉者強很多。
【參考文獻:《痛風的中醫調補》《痛風防治實用指導》《痛風病診治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