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關注痛風性關節炎的產生原因,想要更源頭扼制疾病的發展。疲勞與高嘌呤食物的攝入是痛風性關節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生活在高壓社會中,我們要學會減壓,避免過度工作、熬夜,適當運動預防痛風性關節炎的關鍵所在。
誘發痛風性關節炎的三大因素
1、疲勞與高嘌呤(嘌呤【譯】:存在人體內的一種物質,在作為能量供應、代謝調節及組成輔酶等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食物的攝入易發痛風性關節炎。有的是在連續加班加點干活、長期出差或搬遷新居等情況下因疲勞過度發病,有的則是在飽食大量魚、肉類食品后發病。其他常見的誘因包括飲酒、關節局部勞損、過度運動、精神緊張和呼吸道感染等。少數病人因房事過度而誘發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
2、關節部位受涼、受潮,是誘發痛風性關節炎的主要因素:一是關節在受涼受潮的狀態下,膚溫進一步降低,這樣有利于血中尿酸在局部沉積,遂誘發關節炎;二是關節在受涼受潮情況下,局部血管發生痙攣性收縮,關節組織的血液供應減少,血循環處于不良狀態,于是誘發痛風性關節炎。
3、專家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痛風性關節炎的關節疼痛也是如此。主要是由于人體正氣虛弱,陽氣衛外不固,致使風濕寒邪趁虛而入,留于經絡肌肉、關節,引起氣血阻塞,運行不暢,久瘀而不得愈,則病邪瘀阻脈絡而致疼痛。根據臨床觀察,導致風濕寒邪侵入人體的途徑主要有:
(1)勞累過度、汗出受風、抵抗力下降。
(2)室內外溫差過大,突然外出,不能適應氣溫的變化而感受風濕寒邪。
(3)久居寒濕之地或高寒野外作業、野外宿營、野餐等。
(4)受寒飲酒,使皮膚血管擴張,易受風濕寒邪。
(5)出汗后游泳,皮膚毛孔還未和閉或水中作業,感受寒濕之邪。
(6)婦女產后、月經期間,勞動保護不全,防寒設備簡陋等,感受風濕寒邪,引起關節疼痛。
溫馨提示:單單了解了痛風性關節炎起因還是遠遠不夠的,如何有效治療痛風性關節炎才是最為重要的。遠離誘發因素,禁用或少用影響尿酸排泄的藥物,若有高血壓、腎炎、腎結石等合并癥者均應予適當治療。局部破潰者,可按一般外科處理。
【參考文獻:《風濕免疫科疾病診療手冊》《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836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