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性關節炎在發作時患者通常會有關節紅腫熱痛的癥狀,多以濕熱內聚的病理基礎,不慎為風寒濕熱外邪所侵襲所致,屬中醫熱痹范疇。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急需引起大家的重視,以免對自身健康造成不小傷害。
中醫講解痛風性關節炎病因
1、風寒濕熱外邪。臨床上可見不少患者是久居潮濕環境或攝入高蛋白飲食,多有濕熱內聚的病理基礎,不慎為風寒濕熱外邪所侵襲而發病。沿海地區氣候濕熱,又多吃海鮮、肉類,易內生濕熱,與濕熱氣候相合,形成濕、熱、瘀,入臟則“窮則及腎”,故南方地區痛風性關節炎患者更多見。
2、脾運失調、內生濕熱。痛風性關節炎發作時關節紅腫熱痛,屬中醫熱痹范疇。對于痹證的病因病機,傳統中醫十分強調風寒濕熱之外邪侵襲人體經脈關節,致使經脈關節氣血痹阻而發病。但結合臨床所見,不少痛風性關節炎患者因飲酒或進食肥甘厚味之品而發病。
《內經》記載:“諸濕腫滿,皆屬于脾?!逼⑽笧閭}疒 稟 之官,腐熟水谷,主運化、輸布水谷精微、升清降濁,為生化之源,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皆賴以養。若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嗜食厚味,或素體脾虛,嗜酒及肥甘厚味之品,致運化不及,水谷不化精微而滯留成濕,濕郁化熱,濕熱瘀阻關節經脈,故形成痹證之潛在內因?!端貑枴け哉摗氛撌霰宰C之因為“飲食居處,為其病本” 即是此意。
3、腎蒸騰無力、濕濁排泄不暢。腎主水,腎臟在津液(津液【譯】:是機體一切正常水液的總稱,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代謝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津液代謝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在腎陰和腎陽的協調作用下進行的,各臟腑官竅代謝后產生的濁液,通過三焦水道下輸于腎,在腎氣的蒸化作用下,開闔有節,升清降濁有序。其清者再由脾氣的轉輸作用上蒸于肺,重新參與水液代謝;濁者則化為尿液,下輸膀胱排出體外。若腎之陰陽失衡,必累及津液運行,清濁不分而見濕濁內生;腎臟虧虛,蒸騰氣化無力,廢液不能排泄,濁陰不降,留滯體內,反成隱患??梢?,只有腎之陰陽平衡,腎氣的蒸化、開闔和推動作用發揮正常,升清降濁功能才能得以有效調攝,廢液的排出才能正常。若過食肥甘,濕熱稽留不去,其原因除脾運不及外,更主要的是腎的降濁功能失常。
《素問。五臟生成》篇曰:“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蓖醣⒔猓骸澳I合骨,其榮發。甘益脾,勝于腎,腎不勝,故骨痛而發墮落?!?《王冰素問注·卷三》)如腎臟虧虛,或飲食勞欲傷腎,腎之蒸化開闔功能障礙,不能勝任升清降濁之職,濕熱滯留,郁而化熱,濕熱流竄于筋骨,注于關節,氣血痹阻不通,故骨節疼痛。
溫馨提示:在漫長的病程中,患者的病情會頻繁的反復發作給關節帶來越來越嚴重的危害。疼痛逐漸加劇,受累的關節以膝、踝、肘關節多見,嚴重者可累及肩、髖、脊柱,很容易誘發關節的破壞與畸形,導致關節殘疾。因此大家在平時要注意鍛煉身體,提高自己抗病能力,來防范痛風性關節炎。
【參考文獻:《中醫防治慢性病系列:痛風》《古今??茖2♂t案:風濕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