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耳鳴不是一種疾病,而是其它疾病誘發的一種癥狀,這種癥狀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現在仍然沒有一個快速有效的方式可以徹底治愈耳鳴。但是患者也千萬不要灰心,每一位耳鳴患者只要學會如何與耳鳴“和平共處”,是可以控制住它的。
耳鳴的病因比較復雜,一般可分為兩大類
①耳源性疾病(即與耳部疾病相關).往往伴有聽力下降,如由耳毒性藥物中毒、病毒感染、內耳供血不足等引起。
②非耳源性疾病,這類病人除了有耳鳴外,常伴有相應疾病的其他癥狀,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病、糖尿病、腦外傷等。
1、非疾病因素
過度疲勞、睡眠不足、情緒過于緊張可導致耳鳴的發生。
過度疲勞及睡眠不足者應注意休息、保證足夠睡眠;情緒緊張焦慮者要使思想放松,必要時可服用一些鎮靜藥,如安定、非那根。六味地黃丸等中藥制劑對耳鳴也有一定的作用。
2、耳部疾病
如外耳疾病:外耳道炎、耵聹栓塞、外耳異物等,中耳的急慢性炎癥、鼓膜穿孔、耳硬化癥及內耳的美尼爾氏綜合癥、聽神經瘤,都能引起耳鳴。耳部疾病引起的耳鳴要積極治療耳部原發疾病。
3、血管性疾病
如頸靜脈球體瘤、耳內小血管擴張,血管畸形、血管瘤等,來自靜脈的耳鳴多為嘈雜聲,來自動脈的耳鳴與脈搏的搏動相一致。
4、全身性疾病
植物神經紊亂、腦供血缺乏、中風前期、高血壓、低血壓、貧血、糖尿病、營養不良。有全身病者要同時進行治療,如高血壓病人要降低血壓,糖尿病人要控制血糖,貧血病人要糾正貧血,營養不良或偏食者要注意補充營養成分等。
5、藥物影響
過量使用了對耳有毒性作用的藥物如慶大霉素、鏈霉素或卡那霉素等,也可出現耳鳴和聽力下降,且耳鳴比聽力下降出現得早。
如果是因為用了耳毒性藥物如“慶大霉素”、“鏈霉素”或“卡那霉素”等而出現耳鳴,則應及時停藥和采取有力的醫療措施,以期消除耳鳴,恢復聽力。
6、其他因素
有許多人因為耳鳴而抑郁、擔心、煩惱,個別病人甚至有輕生的想法
耳鳴患者若能了解導致自己耳鳴的各種原因,到醫院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在日常生活中盡量避免導致耳鳴的各種誘因,就能減少耳鳴發作的頻率。
過度疲勞、睡眠不足、情緒過于緊張也可導致耳鳴的發生
暴震聲和長時間的噪聲接觸,均能導致聽力下降和耳鳴產生。工作在高強度噪聲環境中的人要注意噪聲防護,如減少噪聲源或佩戴防護耳罩、耳塞等。此外,要注意不要長時間、大音量在有噪聲的環境中使用隨身聽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