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持續狀態是臨床上常見的急癥,如果不及時處理,最后可能導致死亡。癲癇持續狀態又可分為大發作持續狀態、復雜部分性發作持續狀態、失神性癲癇持續狀態、單純部分性發作持續狀態。而不同的類型的持續性癥狀會出現不同的癥狀。癲癇持續狀態的治療方法也很多,家長關鍵是需要了解癲癇的急救措施,在患者發病能及時處理,減輕患者的傷害,并及時將送往醫院救治。
一、癲癇的治療原則
(1)選用快速有效的抗驚厥藥物控制發作。
(2)維持生命功能,預防控制并發癥,應特別注意處理腦水腫、酸中毒、呼吸循環衰竭及高熱等。
(3)積極尋找病因,控制原發病。
(4)發作停止后,應進行長期抗癲癇治療。
二、癲癇的中醫治療
癲癇俗稱羊癲風,是一種嚴重影響危害患者健康,降低患者生活質量的疾病。中醫通過多年的臨床實踐,發現一些方藥治療癲癇效果較好,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癇癥鎮心丸
癇癥鎮心丸其配方包括:犀角、犀黃、川連、麥冬、茯苓、珠粉、棗仁、炙甘草、膽星、朱砂。將前幾種藥共研細末,膽星氧化,加蜂蜜為丸,朱砂為衣,每粒濕重1.2克。每次1丸,姜湯送服,每日2~3次。癇癥鎮心丸對精神性發作有效,用于大發作伴有精神癥狀者。
2.溫膽湯
溫膽湯配方及用法是:半夏、茯苓、陳皮、遠志、石菖蒲、枳實、竹茹、甘草。用水煎成200毫升,每次100毫升,每日2次,早晚分服。也可簡化改用二陳丸,每次4.5克,每日2次,和白金丸(每次4.5克)共服。如體質虛弱,可采用白金丸與河車大造丸同服,每次各4.5克,每日2次。溫膽湯對癲癇精神癥狀有一定療效。
3.定癇丸
定癇丸配法及用法:鉤藤、天麻、貝母、膽星、半夏、陳皮、茯苓、丹參、麥冬、菖蒲、遠志、全蝎、天蟲、琥珀、甘草,共研細末,用竹瀝姜汁和水泛丸,朱砂為衣,每次9克,每日2~3次。定癇丸對癲癇及癲癇性癡呆有一定療效。
治療需要醫生與病人的配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醫生需細心判斷病情并確立診斷,如用藥與否,用什么藥,用藥量多少等。病人首先要有長期服藥的精神準備,因為幾天不犯病、幾個月不犯病,都不能認為已經治愈。一般認為至少3年不發病,才算取得明顯的療效,還要用約1年的時間逐步地減少用藥量,直到停止用藥。這一原則更適合原發性者;對繼發性者,用藥時間可能還要長得多。服藥期間千萬不要輕易停藥;經醫生同意換藥時,要用幾天到更多的時間逐漸減少,然后再換用另一種藥物。用藥以簡單、少用而維持不發病為原則,過多用藥不僅可能增加副作用,還會增添經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