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癲癇病的中醫治療?中醫認為癲癇的發生是由風、火、痰、瘀為患,導致心、肝、脾、腎、臟氣失調,肝腎陰虛、陰虛則陽亢、陽亢則肝風內動、亢而熱盛、熱盛化火、火極生風、風火相助為患,另脾虛失運、清氣不升、濁氣下降則痰涎內結、痰迷心竅、心血不遂而瘀、瘀則經絡不通、痰阻血瘀上擾清竅,終致癲癇發作。根據發病機理,常采用定癇熄風、平肝瀉火、祛痰開竅、活血化瘀為治療方法。
1、【定癇熄風】
中醫認為癲癇發病,主要是“風、痰”為患,風主動搖,故抽搐、痰迷心竅而神昏,癲癇的產生是機體氣血不和,血不和則肝失養,容易內動生風,氣不和則上逆化火、煉液成痰,容易形成痰火相搏、迷閉孔竅、痰可化熱、熱盛化火、火極生風,因此定癇熄風成為治療癲癇的常法。
2、【平肝瀉火】
癲癇屬神志疾患,火熱熾盛常是其主要的誘發原因,大凡五志過極或房勞過度而郁火內生,郁火憂思可生肝火,房勞傷腎,腎陰不足,因腎水不濟,心火過盛?;鹦耙环矫鏌挵窘蛞海劤蔁崽?,另一方面觸動內伏痰濁,使痰隨火升、郁滯之氣不得泄越,化火升騰、阻蔽心包,而使癲癇發作,故平肝熄風也是治療癲癇常用方法之一。
3、【祛痰開竅】
癇癥之作主要由痰濁、痰聚所致,古有“無瘸不作痰”之說,癇由痰起,故治病必先祛痰,癇病之痰與一般痰邪有所不同,癇病之痰具有隨風氣而聚散和膠固難化的特征,患者每有積痰于內,若遇驚恐、飲食失節、勞累、高熱等情況。
“以致臟氣不平、經絡失調,一觸積痰、厥氣風動、卒焉暴逆、莫能禁止”。痰為津氣所聚凝著既久、裹結日深,即成膠固不拔之勢,癲癇病人久發難愈,纏綿不止的病理基礎,正是這股固于心胸的“頑痰所致”,痰邪為病是癲癇的根本原因,故痰邪作祟最為重要,因此祛痰開竅是治療癲癇始終一貫的法則。
4、【活血化瘀】
心血不遂而瘀,瘀則經絡不通,經絡不通是引起癲癇發作的直接原因,而血瘀又是引起經絡不通的主要原因之一。癲癇古有血瘀之說,《嬰童百問》有“血滯心竅、邪氣在心、積驚成癇”的記載。
現代醫學研究也發現,活血化瘀可以改善全血微循環,使腦部供氧、供血得到改善,并可改變血液流變性質,從而利于癲癇的控制。
腦為元神之府,若腦部受傷或氣郁血行不暢,致郁血內停、血流不暢,致神明遂失而發癇癥。另外,痰濁和血瘀可相互影響,痰濁停留,可致氣血運行不暢、氣滯血瘀則津液流受阻,而變為痰濁,痰瘀互結可使癲癇反復發作。
所以活血化瘀更是治療癲癇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5、中醫治療藥方
?、俑阶?、吳茱萸,上藥共研細末,用醋調成稠糊,做成餅狀,敷貼兩足心涌泉穴,每日換藥一次,可連用14天。
②生黃芪,赤芍、防風,蜈蚣一條(研沖)。將前三味藥水煎,蜈蚣研末沖服,每日一劑。連用30天。
?、酆诔?、白丑等分,煉蜜為丸,每丸3克,每日服兩次,連服3個月。白胡椒、代赭石按2:1配方,共為細末。每次4克,每日兩次,白蘿卜湯或溫開水送服。
?、巯s蛻,白附子、僵蠶、天麻、鉤藤,全蝎,朱砂。將上藥共為極細末混勻,裝瓶密封備用。用時,一歲以內服0.5克;1~2歲服一克;2~4歲服1.5克。每日兩次,白開水送服。14天為一療程。
?、芴炻椤⒎里L,細辛、大黃、川芎,甘草(炙)、附子,烏蛇,麝香,赤蜈蚣兩條。上藥共研為末,蜂蜜為丸,每丸兩克,每日兩次,姜湯調下。
廣州癲癇病的中醫治療?通過上文介紹,相信大家有了一定的了解。癲癇是一種腦部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長期規范地用藥,否則難以痊愈。然而在臨床上,不少癲癇患者隨意間斷服藥。這種“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服藥方法危害極大,有時甚至還不如不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