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大約從3年前開始,從甘肅老家來東莞打工的阿美不斷患上怪病,那時阿美還只有22歲。一開始生病時,是突然出現閉經癥狀。她趕緊去看婦科。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阿美的月經又“回來”了。但是沒過多久,阿美又發現自己經常會莫名其妙分泌出乳汁,“失而復得”的月經也不怎么準點。
再然后,阿美的眼睛開始出問題,先是看東西重影,到后來視力越來越差。這幾年來,阿美動不動就去看婦科、眼科,但每次都只能解一時之急,過一段時間之后,不但故態復萌,甚至變本加厲。直到不久前,阿美被查出患了垂體瘤,折磨她三年的怪病最后才“真相大白”。
問診實錄: 日前,阿美的家人帶著阿美到廣東某醫院看病。聽說阿美的視力下降厲害,坐在阿美對面的該院神經外科孫榮君教授伸出一只手,但就連近在咫尺的一個巴掌,阿美都難以辨認。接下來的視力檢查讓人震驚:阿美的左眼已完全失明,右眼在0.1以下。
醫生:視力下降有多久了?
阿美:以前視力很好的,沒有近視眼。大概從3年前開始,發現看東西的時候有時會出現重影,一開始沒在意,后來重影出現越來越頻繁,就去看眼科,醫生沒查出眼睛有什么問題。從今年7月開始,視力突然下降,看東西越來越模糊。也就幾個月的時間,就發展到不敢出門,連生活都沒法自理。再到眼科醫院,醫生經過檢查,仍然沒發現眼底、視網膜等有病變,這才建議我做腦部檢查。
醫生:除了視力下降,還有沒有其他癥狀?
阿美:這幾年經常生病,一是經常頭痛,但不是很嚴重,也從來沒有當回事,再就是婦科方面的毛病,像閉經、月經不調,還有莫名其妙分泌乳汁等。做過很多婦科檢查,確診為內分泌紊亂,吃過很多藥物,但效果都不好。我還沒有結婚,因為得了這個病,一直擔心自己以后會無法生育。
翻看過阿美的病歷和以前的檢查之后,接下來,醫生給阿美做了腦部核磁共振造影。檢查發現,阿美的腦垂體竟然比正常增大了10倍,確診為垂體瘤!醫生說,阿美的垂體瘤已經發展到了中晚期,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正是這個巨大的瘤體,壓迫視交叉和視神經,導致阿美左眼失明。而人的腦垂體主管各種激素分泌,其多年來激素分泌紊亂、月經失調以及泌乳等,也都是垂體瘤引起的。
醫生提醒:垂體瘤常被誤認為亞健康
腦垂體是人體的一個重要器官,位于顱內大腦下方。雖然它只有豌豆大小,重量不足2克,但卻是人體的主管腺體,其分泌的激素釋放于血中,調節和控制體內其他內分泌腺的活動和多數機體活動,因而被稱為“內分泌之王”。垂體瘤是成年人常見的顱內腫瘤之一,是一種良性腫瘤,發病率約占顱內腫瘤的10%~12%,女性發病率高于男性,多發于30~50歲人群。
孫榮君說,作為人體內各種重要激素的“源頭”,腦垂體一旦發生病變,其臨床表現也就會五花八門。在臨床上,垂體瘤經常被誤作不孕癥、月經不調、亞健康、眼病等等,錯過早發現早治療的最佳時機。
垂體瘤歸納起來有三大類
第一類表現為激素分泌過多,即激素功能亢進。比如生長激素型垂體瘤,如果發生于兒童就會表現為巨人癥,使得孩子的身材特別高大;如果發生于成人,則會表現為肢端肥大癥,患者的下巴、鼻子莫名變大,面容發生改變,同時手足也會增大,鞋襪的尺碼不斷增加,血糖也會升高。泌乳素型垂體瘤是一種最常見的垂體瘤,男性患者常表現為性欲下降、陽痿,并伴有毛發胡須脫落等女性化傾向;女性患者則表現為月經不調甚至閉經、溢乳以及不孕。
第二類表現為激素分泌過少,即激素功能低下。當垂體瘤較大時,正常的腦垂體組織就會遭受破壞,影響腦垂體功能,導致腎上腺、甲狀腺及性腺功能低下,輕則會使人乏力、容易感冒、精神差、月經失調;重則會出現閉經、惡心嘔吐、直立性低血壓、黏液性水腫等;更為嚴重的病人會出現休克、低血糖、高熱等癥狀,若不及時搶救甚至會導致死亡。
第三類表現為腦垂體周圍神經組織受壓。患者會出現持續性的頭痛、視力減退、視野缺損和眼底改變、精神異常,嚴重的病人還會出現腦積水,直接威脅生命。
診斷:下列癥狀警惕垂體瘤
孫榮君提醒,有下列癥狀之一者要警惕是否患有垂體瘤:
1、視力下降和視野缺損:患者最常見的表現就是看不到兩邊,甚至經常會撞到門上。
2、面容、四肢及形體的改變:成人表現為手腳寬大、頭顱及面容寬大、鼻肥大、唇增厚、毛發增多,并出現聲音嘶啞、睡眠打鼾及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癥狀。
3、女性月經不調、閉經溢乳、不孕:青春期或已婚婦女,月經周期變長或者閉經,乳房溢乳,婚后不能生育。
4、男性性功能改變:男性性欲低、陽痿、不長胡須、聲音變細、不育。
5、向心性肥胖:患者會在胸、腹、臀部脂肪堆積,四肢相對瘦小,呈現“向心性肥胖”,臉部呈滿月狀,體重明顯增加,四肢皮下血管顯露并出現紫紋。
6、頭痛:約三分之二的患者早期會出現頭痛癥狀,疼痛部位主要位于眼眶后、前額部及雙側太陽穴附近,程度較輕,呈間歇性發作。
治療:垂體瘤可經鼻腔切除
孫榮君說,其實,垂體瘤的診斷并不復雜,如果患者出現上述面容和體態上的改變,有經驗的專科醫生一眼就能判斷。此外,還有多種檢驗方法可確診垂體瘤,一是可通過抽血化驗腦垂體激素的分泌情況,二是通過影像學檢查如核磁共振檢查,對腦垂體及周圍組織掃描,讓垂體瘤“原形畢露”。
至于垂體瘤的治療,絕大部分患者需進行手術。以往切除垂體瘤需做開顱手術,隨著微創手術的發展,現在只需在內窺鏡下經鼻腔蝶竇就可切除垂體瘤,很多患者在手術6小時后視力就開始有了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