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我國目前約有170多萬兔唇患者,發病率約為0.182%,在兔唇1000名新生兒中就有1至2名患者,母親懷孕后患上病毒感染容易導致唇腭裂。
1、藥物因素
多數藥物進入母體后都能通過胎盤進入胚胎。有些藥物可能影響胚胎的發育而造成畸形,目前已知的抗腫瘤藥物(如環磷酰胺、氨甲喋呤等)、抗驚厥藥物(苯妥英鈉)、抗組織胺藥物及治療妊娠性嘔吐的敏克靜和某些安眠藥物(如沙立度胺)均可導致胎兒畸形。
2、物理損傷
如在胎兒發育時期,孕婦頻繁接觸放射線或微波等均可能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而成為唇裂發生的可能誘因。
3、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多為基因遺傳,常表現為唇腭裂嬰兒的直系或旁系親屬中也存在同樣的癥狀。在誘發唇腭裂因素中,環境因素的影響更復雜,這里指的是胚胎的生長發育環境。
4、缺乏維生素
比如,在妊娠期間,孕婦可能出現頻繁嘔吐或偏食,導致維生素A、B、鈣、鐵、磷、葉酸等缺乏,再比如孕婦在妊娠期間受過刺激,精神緊張過度。
5、煙酒因素
妊娠早期大量吸煙酗酒,其子女唇裂的發生率比無煙酒嗜好的婦女要高,也是導致胎兒發生唇裂的可能因素之一。
溫馨提示
在手術修復后,還要輔以正確的語音訓練。只有在家長教導下刻苦學習,才能逐漸改變已養成的不良習慣,取得較好的語音效果。
【參考文獻:《兒童唇腭裂》《唇腭裂手術圖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