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的病因病理是什么呢?這是每一個患者都非常關注的問題。鼻咽癌的癥狀有鼻塞、涕血,嚴重的出現頭痛,聽覺下降也是非常有可能的,因此,該病對人體的健康危害是非常大的,下面由專家介紹一下鼻咽癌的病因病理,內容如下。
專家調查提出鼻咽癌的病因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①EB病毒感染。②環境與飲食:環境因素也是誘發鼻咽癌的一種原因。在廣東,調查發現鼻咽癌高發區的大米和水中的微量元素鎳含量較低發區為高。在鼻咽癌患者的頭發中,鎳含量亦高。動物實驗表明,鎳能促進亞硝胺誘發鼻咽癌。也有報道食用咸魚及腌制食物是中國南方鼻咽癌高危因素,且與食咸魚的年齡,食用的期限、額度及烹調方法有關。③遺傳因素:鼻咽癌病人有種族及家族聚集現象,如居住在其他國家的中國南方人后代仍保持著高的鼻咽癌的發病率,這提示鼻咽癌可能是遺傳性疾病。
【病理改變】
(一)好發部位及大體形態
鼻咽癌常發生于鼻咽頂后壁的頂部,其次為側壁,發生于前壁及底壁者極為少見。鼻咽癌的大體形態分為五種,即結節型,菜花型、粘膜下型、浸潤型和潰瘍型。
(二)生長擴散規律
鼻咽癌的擴散有其規律性。較早期的鼻咽癌局限在鼻咽部,可稱之為局限型。隨著腫瘤的生長,癌腫可向鄰近的竇腔、間隙和顱底直接擴散。結節型或菜花型腫瘤可向鼻咽腔內突出,而浸潤型、粘膜下型和潰瘍型多在粘膜下層生長。癌腫可長入鼻腔、口咽部,并可擴展到咽旁間隙,翼腭窩或侵入眼眶內。癌腫可直接向上方擴展,破壞顱底骨和顱神經。鼻咽癌的頸部轉移是通過淋巴引流系統,而遠處轉移可通過淋巴系統再進入血液循環或癌細胞直接侵及周圍血管,進入血液循環而轉移至遠處臟器。
(三)組織學分類
1.原位癌:原位癌這一概念意味著癌細胞尚未沖破基底膜,鼻咽原位癌也不例外,在癌灶下一定要有完整的基底膜存在。原位癌細胞增生,呈花蕾狀或釘突狀突向上皮下時,在癌細胞與其下的粘膜固有層之間仍然有清楚的基底膜將之分隔。鼻咽原位癌的診斷主要依據細胞學的標準,其次考慮組織學的排列和結構。因此,必須從嚴掌握診斷鼻咽原位癌的細胞學標準,即其間變圖像務必達到眾所公認的程度。原位癌細胞較之正常上皮細胞,核漿比例增大,即其核面積顯著增大。
2.浸潤癌。
(1)微小浸潤癌:是指基底膜被癌細胞破環,但浸潤范圍未能超過光鏡下400倍的一個視野。細胞形態較原位癌異型程度明顯,穿過基底膜呈浸潤性生長。
(2)鱗狀細胞癌:雖然鼻咽癌大多起源于柱狀上皮,但是大多數鼻咽癌卻是鱗狀細胞癌。欲診斷鱗狀細胞癌,切片中必須具備鱗狀分化的特征。所謂鱗狀分化是指:①角化珠;②細胞內和細胞外的角化;③細胞間橋;④癌細胞巢中細胞的排列層次似鱗狀上皮,細胞并不呈合體細胞樣。根據癌細胞鱗狀分化程度的高低,可以將鼻咽鱗狀細胞癌分為高度、中度和低度分化三級。
引發鼻咽癌的原因可能和人們居住的環境、地理差異有直接性的原因。也有很多鼻咽癌的患者是通過遺傳而誘發的,不論是哪種原因治療疾病都是刻不容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