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癥冠心病患者往往需要通過手術來為缺血心肌重建血運通道,改善心肌的供血和供氧,恢復心臟功能,延長壽命。但是說起冠脈搭橋手術,很多患者都會心存疑慮,甚至還會產生恐懼感,在這里專家將向您簡要介紹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的相關情況,解答您的各種疑問,使您對搭橋手術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什么是冠狀動脈搭橋術
冠狀動脈搭橋術就是在冠狀動脈狹窄的近端和遠端之間建立一條通道,使血液繞過狹窄部位而到達遠端,猶如一座橋梁使公路跨過山壑江河暢通無阻一樣,不同的是所用材料不是鋼筋水泥,而是自身的大隱靜脈、乳內動脈、胃網膜右動脈、橈動脈、腹壁下動脈等。
冠狀動脈搭橋術,是讓心臟搏出的血液從主動脈流經所架血管橋,流向引起狹窄或梗阻的冠狀動脈遠端,到達缺血的心肌,改善其缺血、缺氧狀態。這種心肌血運的重建術,叫作冠狀動脈搭橋術。
冠心病的冠狀動脈狹窄多呈節段性分布,且主要位于冠狀動脈的近中段,遠段大多正常。
搭橋手術通常在全身麻醉、低溫、體外循環、心臟停止跳動的情況下進行,一般需要2~3小時;簡單的病例也可不用體外循環,在心臟跳動的情況下進行。
什么情況下適合做冠狀動脈搭橋術
冠狀動脈搭橋術適合于患有心絞痛經內科治療無效,動脈造影發現冠狀動脈主干或主要分支明顯狹窄,但狹窄的遠端血流暢通的患者。
醫生會依據具體的檢查結果,如冠狀動脈造影顯示的血管狹窄程度、是否三支血管同時存在病變,以及左心室功能、是否有嚴重的室性心律紊亂、內科治療的效果等多項因素進行綜合評價,判斷病人是否適合進行冠狀動脈搭橋術。
冠狀動脈搭橋術有哪些方法
冠狀動脈搭橋術根據選擇的搭橋材料來源的不同,一般可分為:主動脈-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乳房內動脈-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胃網膜動脈-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等。一般用大隱靜脈搭橋,手術損傷小些、簡單一些,但遠期效果比用上述動脈搭橋差些,因此適用于年齡大的患者。用動脈搭橋損傷大,技術要求高,手術困難一些,但遠期效果較大隱靜脈好,適用于年輕患者。一般情況下,80歲以上老人可單獨使用大隱靜脈搭橋,55歲以下可考慮全用動脈搭橋,其他年齡可用一根乳內動脈加大隱靜脈。
術后傷口的護理和治療
1.傷口的護理
術后傷口會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有時局部還會發紅,通常情況下,以上表現會在數周后消失。
對傷口疼痛,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口服一些止痛藥物。如果傷口愈合良好,拆線后1周左右,可以用清潔的水和肥皂清洗傷口。
注意 :要保持傷口清潔干燥;傷口愈合前,不可游泳和做投擲運動。
腿部有傷口的患者在休息和坐位時,要抬高下肢,這能減輕腿部的不適或腫脹。
穿著彈力襪能改善下肢的血液循環,減輕腿部腫脹。術后4~6周,下床活動時,應穿上這種彈力襪(護襪) ;回到床上休息時,再脫去彈力襪。
2. 胸骨的愈合
胸骨的愈合約需3個月。在恢復過程中,盡管胸骨不會因輕微活動而裂開,但依然要有保護,避免胸骨受到較大的牽拉,例如:舉重物、抱小孩、拉沉重的物品、移動家具等,這些動作的張力,將影響胸骨的愈合。
3. 藥物治療
出院時,醫生會給您帶一些術后服用的藥物,主要包括一些減少心肌耗氧、抗血小板凝集和擴張冠脈血管的藥。這些藥物對您是有治療作用的,應遵醫囑按時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