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體腺瘤是常見的良性顱內內分泌腫瘤,一般的垂體腺瘤診斷并不困難,垂體腺瘤的表現各種各樣,有些類型的垂體腺瘸表現特殊,不同的垂體腺瘤在治療上也是大相徑庭,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來妥善選擇最合適其本人的治療方案。
一、治療原則
1.手術治療
首選,有垂體卒中者應緊急手術。
2.立體定向放射外科
無顱內壓增高征、腫瘤直徑〈3cm者可考慮γ-刀或X-刀治療。
3.放射治療
腫瘤未能全切或不能耐受手術者。
4.藥物治療
垂體功能減退者可予藥物替代治療,分泌性功能腺瘤選用抑制垂體激素分泌過多的藥物。
5.預防感染、對癥治療
有并發癥者針對并發癥處理。
二、用藥原則
1.無分泌功能性腺瘤可予潑尼松、可的松、甲狀腺素片、甲基睪丸素、垂體后葉素等替代治療改善垂體功能減退,按病情需要選用。
2.腫瘤的藥物治療溴隱亭適用于PRL腺瘤及GH腺瘤,賽庚啶適用于ACTH腺瘤、GH腺瘤,氨基導眠能適于ACTH腺瘤。停藥后均易復發,常作為手術或放療后的輔助藥物。
3.糾正腦水腫、降低顱內壓以甘露醇、速尿、地塞米松為主藥,甚至可使用人血白蛋白。
4.注意電解質及體液平衡,術中補充失血。
5.術后酌情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可聯合用藥;使用神經營養藥物促進腦細胞康復。
6.對癥治療,有并發癥者針對并發癥選藥處理。
三、腦垂體腺瘤經鼻孔蝶竇顯微手術治療
手術在全麻下施行,患者取臥位,頭后仰30°,氣管的麻醉插管固定于左側口角。術中使用冷光源深部照明和高速微型磨鉆,開放蝶竇及鞍底骨質。進入蝶鞍后,在手術顯微鏡下分離并摘除腫瘤。
垂體微腺瘤組織多呈白色或紫紅色,易于剝離與切除。對于大腺瘤或巨大腺瘤,在切除鞍內瘤組織后,為使突入鞍上的瘤塊獲得徹底切除,于患者腰蛛網膜下腔預先置入的導管內緩慢注射生理鹽水,用增加顱內壓力的方法將鞍上瘤塊擠壓入術野內,有利于手術摘除。
注射生理鹽水的量依監測的顱內壓力值而定,一般為20ml~60ml,少數為80ml。若 icp>5.33kpa,則應特別慎重,注射量過多或過快可能會產生急性顱內壓增高而引起嚴重并發癥。
腫瘤切除后嚴密止血,瘤腔內用小片明膠海綿堵塞。并取小塊肌肉及骨片行鞍底修補,局部就用醫用膠粘合加固,防止csf漏或垂體脫位,鼻腔用碘仿或油沙條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