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是由炭疽桿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該病是牛、馬、羊等動物傳染病,但偶爾也可傳染給從事皮革、畜牧工作的人員。炭疽病以皮膚型多見,病癥為身體外露部位出現小丘疹,繼之形成水泡,破潰及壞死,最后形成黑色焦痂。同時可有全身不適、發熱、頭痛、嘔吐等癥狀,可并發腦脊髓膜炎及敗血癥,因此,如不及時治療則有生命危險。有效的治療是應用大劑量青霉素。預防更不可忽視,重要的是嚴格控制有病的牲畜及其產品,其次是有關的職業人員注射炭疽疫苗。
炭疽患者應臥床休息,易消化飲食,注意入量和水及電解質平衡。給與足量維生素B、C。對不能進食者或有吐、瀉的患者,應予補液。出血者可酌情選用維生素K1、氨基己酸或氨甲苯酸,嚴重者可予以輸血治療。有明顯毒血癥癥狀者,可給氫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分1~2次靜脈滴入,或潑尼松,分1~2次口服,療程約1~3日。合并DIC依不同病情酌用肝素,或用6氨基己酸(抗高溶)等對癥治療。高熱、驚厥患者可給予退熱藥鎮靜藥。有呼吸困難者,應予吸氧,并保持呼吸道通暢。感染性休克者,應給予抗休克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