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風是一種常見多發的色素性皮膚病。該病以局部或泛發性色素脫失形成白斑為特征,是一種獲得性局限性或泛發性皮膚色素脫失癥,是一影響美容的常見皮膚病,易診斷,難治療。白癜風是后天性因皮膚色素脫失而發生的局限性白色斑片,使得局部皮膚呈白斑樣。醫學上通常把這種病變叫色素脫失。
一、飲食性誘發因素
1、酒與海鮮
由飲酒或食海鮮導致白癜風發生或加重的病例屢見不鮮。常以過量飲酒或過食海鮮一周左右發病。一些從事飲食服務行業、司機工作或不能戒酒者,白斑擴展往往很難控制。
2、過量攝入維生素C
維生素C是還原劑,參與酪氨酸代謝,抑制多巴的氧化,可使皮膚中形成的黑色素還原為無色物質和使黑色素轉變為水溶性的膠樣物質,從而使黑色素形成減少。維生素C廣泛存在于水果、蔬菜及一些植物的葉中。有個別醫院醫生給白癜風患者的治療藥物中運用維生素C從而導致局限型白癜風轉化為散發型白癜風。
3、含酚類食物
多種植物性食物、咖啡、蔬菜、水果含有大量的酚,對黑素細胞具有細胞毒性作用。
二、精神性誘發因素
皮膚是人類內部心理活動的表達器官之一。大量的臨床病例證明,精神因素是白癜風發病或病情加重的一個不可忽視的誘因。據估計,約有2/3的病例在起病或皮損發展階段有精神創傷、過度勞累、思慮過度、焦慮悲哀、甚至寢食不安、徹夜不眠、寐則夢擾等精神過度緊張情況。情緒反應表現為驚恐、惱怒、焦躁、憂愁、沮喪、悲哀、失眠夢多、思慮過度等。此所謂“因郁致病”。
三、物理性誘發因素
日光中的紫外線能激活黑素細胞,表現為單位面積黑素細胞增多,黑素小體生成旺盛、移動加快,尤其以290nm~380nm的UV激活酪氨酸酶活性的能力最佳,促進黑素小體的生成,同時UV又能抑制存在于皮膚中的巰基,從而激活被抑制的酪氨酸酶的活性。因此,UV是黑素細胞制造的動力,凍傷、燒傷、外傷、手術。這些因素,不僅能使局部皮膚變白,亦可引起遠離部位的白斑,其發生機理亦不外乎黑素細胞損傷,誘發免疫功能紊亂所致。手術病人常在皮膚切口部位出現白斑。由于機體應激性改變,亦可因神經化學因素或免疫失調而導致散發型、泛發型白癜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