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風是一種生活中發病率較高的皮膚性疾病,臨床主要以皮膚白斑的形式存在,易復發難治療。但是仍然有很多人都不知道白癜風病因,以至在病發之初無法得到正確的治療,導致病情加重,后悔終生。那么,導致白癜風的發生因素主要有哪些?
作息不規律因素
白癜風的發病,與作息不規律有關。有相當一部分患者,由于職業關系,從事夜間操作或倒班作業;一些從事辦公文秘工作者,常在夜間加班加點;此外夜生活豐富的患者,都對白癜風的發病和病情波動以及治療效果產生明顯的影響。可能由于作息不規律,影響生物鐘紊亂、神經內分泌失調所致。曾遇一位廠辦公室主任的中年女性患者,用藥兩個月后,白斑明顯縮小,黑素島覆蓋白斑面積70%左右。但在元旦前加班三個晚上至深夜,之后白斑迅速擴大,產生的黑素島逐漸減少;另一位從事桑拿浴業美容美發的女青年,經七個月的治療,更換多種治療方法和藥物,均不能控制病情,白斑依然發展較快,由此,作息不規律對白癜風的影響,可見一斑。
化學性誘發因素
最多見的仍是接觸酚類化合物所致,如焦兒茶酚,對苯二酚、對叔丁酚、苯酚、丁基酚、丁基酸等化學物質可由外界給予誘發白癜風。這類物質對黑素細胞有選擇性破壞作用,從而引起色素脫失。主要位于接觸部位,如在橡膠、塑料和樹脂制造業中,對叔丁酚是一種重要原料,經常帶橡膠手套者可引起手部白斑;避孕套可引起男女外生殖器白斑;橡膠月經帶可引起女性外陰、會陰部白斑;帶眼鏡者可引起鼻梁、顴骨和耳部白斑;兒童經常玩塑料玩具者可引起手部白斑,穿塑料鞋者可引起足背、足內外側緣白斑;外搽含有酚類物質的化妝品、祛斑霜可引起面部白斑;攝影師在接觸了含有酚類物質的定影液后引起手部白斑;酚和兒茶酚在工業上曾用作殺菌清潔劑,與這類制品接觸,亦可引起手部白斑。
飲食性誘發因素
過量攝入維生素C 。維生素C是還原劑,參與酪氨酸代謝,抑制多巴的氧化,可使皮膚中形成的黑色素還原為無色物質和使黑色素轉變為水溶性的膠樣物質,從而使黑色素形成減少。維生素C廣泛存在于水果、蔬菜及一些植物的葉中。含量豐富的水果包括甜瓜、葡萄柚、木瓜、草莓、柑子、桔子以及西瓜、酸棗。富含維生素 C 的果汁包括葡萄柚汁和橙汁。有些水果汁是強化了維生素C的,包括蘋果汁、酸果汁以及葡萄汁。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包括蘆筍、花椰菜、圓白菜、菜花、芥菜、辣椒(紅的或綠的)、馬鈴薯、甘薯和西紅柿以及西紅柿汁。一般來說,帶酸味的水果或蔬菜中的維生素C含量普遍較高。我們強調患者對日常含量較大的柑桔、蘋果、西紅柿類可做必要的限制,但門診病史搜集中,很少發現因過量攝入食物性維生素C而導致白癜風發病或皮損擴大者,更多的是因過量攝入藥物性維生素C,如日常保健性長期內服果味維生素C,或其它疾病治療中長期大量口服、注射(輸液)維生素C。亦有個別醫院醫生給白癜風患者的治療藥物中運用維生素C從而導致局限型白癜風轉化為散發型白癜風。
物理因素
日光中的紫外線能激活黑素細胞,表現為單位面積黑素細胞增多,黑素小體生成旺盛、移動加快。因此,紫外線是黑素細胞制造的動力。但是過度的日光暴曬,又可以導致黑素細胞功能過度亢進,促進其耗損而引起早期衰退,誘發免疫功能紊亂,引起白癜風。正因為如此,白癜風常發生于旅游、日光浴、曬傷后、且常出現在身體暴露部位。
以上就是對導致白癜風的發生因素主要有哪些的介紹。了解了白癜風發病具體病因,才能對病情做出更加精準的判定,從而制定出一個適合病人的治療方案,病情才會得到更大程度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