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不孕不育的基本原則是調經種子,由于不孕不育癥因錯綜復雜,還必須結合辨病與中藥人工周期治療,內服、外敷、灌腸等多途徑給藥。常用補腎活血胎孕湯、調沖任補肝腎方、種精湯等藥劑。
(1)補腎活血胎孕湯
組成
當歸18克,肉蓯蓉、蛇床子、益母草、棗皮、補骨脂、桑寄生、澤瀉、覆盆子各15克,菟絲子25克,赤芍、澤蘭各12克,川芎、紅花、丹參各10克。
用法
每日1劑,水煎,分3次口服。正值經期第1天開始服藥,18天為一療程,一般服用2~3個療程。
(2)調沖任補肝腎方
組成
當歸、熟地、仙靈脾、桑寄生各10克,白芍、桑椹子、女貞子、陽起石各15克,蛇床子5克。
加減
經行少腹冷痛,性欲淡薄者,加鹿角霜、肉桂、紫石英;月經紊亂,經來不暢,量少色紫,伴有血塊,乳房及少腹脹痛者,加香附、橘葉核、逍遙丸;輸卵管通而不暢或一側阻塞者,加穿山甲、皂角刺、路路通。
用法
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3)種精湯
組成
馬錢子1克(沖服,每次0.5克),赤白芍各12克,補骨脂、山萸肉各12克,香附、川斷、當歸各9克,生熟地、山藥、枸杞子各15克,羊紅檁、淫羊藿各30克,牛膝6克。
加味
腎虛加紫河車粉、鹿胎粉、黃芪、菟絲子;氣滯血瘀加丹參、蜈蚣、皂角刺。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早晚各服1次,以月經周期(28天±2)為一療程,經期不停藥,妊娠后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