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痔的治療方法都有哪些?內痔,中醫病名。是以肛門齒線以上發生靜脈曲張團塊,表面覆以粘膜,常有便血,痔核脫出,便秘等為主要表現的痔病類疾病。內痔是肛門直腸疾病中最常見的病種。內痔好發于截石位3、7、11點,又稱為母痔區,其余部分發生的內痔均稱為子痔。與西醫病名相同。本病若早期治療,一般預后良好。但也有部分患者,病程中伴發貧血等并發癥。
內痔的發生,主要是由于先天性靜脈壁薄弱,兼因飲食不節、過食辛辣醇酒厚味,燥熱內生,下迫大腸,以及久坐久蹲、負重遠行、便秘努責、婦女生育過多、腹腔癥瘕,致血行不暢,血液淤積,熱與血相搏,氣血縱橫,筋脈交錯,結滯不散而成。
其實,治療內痔便血的方法有很多,在這些治療方法當中哪幾種治療效果好,費用事宜,這些問題就是每一個內痔便血患者所關心的問題。內痔便血我們分析著來看,本來內痔就是痔瘡中病情比較輕的一種,但是出現便血了,這就給治療帶來了一定的麻煩。那么,內痔的治療方法都有哪些?
1、肛管靜息壓增高:由于種種原因導致肛管靜息壓增高,內、外括約肌和血管間隙內壓張力增大可引起靜止期張力的增加,阻止血液的良好回流,肛周靜脈肥大腫脹,引起內痔。
2、肛門括約肌下移:肛門括約肌在肛門處起到“塞子”的作用,排便時成形糞塊壓迫肛門括約肌,肛管上皮下間隙的平滑肌以及聯合縱肌纖維收縮使肛門括約肌近端上提。
3、經常性的便秘:排便時過于用力屏氣,可阻斷靜脈回流,造成肛墊充血性肥大,天長日久造成內痔的發病。
4、其他因素:如動靜脈短路發生調節障礙、高淀粉酶血癥、血脂異常等都會增加內痔的發生幾率。
內痔便血的治療原則
1、內痔無癥狀不需治療,只需注意飲食,保持大便通暢,保持會陰部清潔,預防剏癥的發生。只有并出血、脫垂、血栓形成及嵌頓等才需要治療,痔很少直接致死亡,但若治療不當,產生嚴重的并發癥,亦可致命。因此,對痔的治療要慎重,不能掉以輕心。
2、內痔便血治療以各種非手術療法的目的都旨在促進痔周圍組織纖維化,將脫生的肛管直腸粘膜固定在直腸壁的肌層,以固定松弛的肛墊,從而達到止血及防止脫垂的目的。
3、當保守療法失敗或三、四期內痔周圍支持的結締組織被廣泛破壞時才考慮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