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活質量和飲食健康,很多人都會注意定期體檢,然而周密的防護措施卻難以抵擋疾病的趁虛而入,癲癇就是其中之一。很多疾病不具有單一性,多種并發癥會紛至沓來,對身體造成巨大傷害。只有對疾病有了整體的了解,才可能在治愈后徹底杜絕疾病的發生。
癲癇屬于大腦異常放電引起的癇性發作,具有難以治愈、反復發作的頑固性特征,曾有專家表示,癲癇是引起并發癥最多的一種神經系統疾病,那么患者不禁有疑問,癲癇會引起哪些并發癥呢?
在癲癇眾多的患病群體中,嬰幼兒癲癇患者是受損害程度最深的一類患者。一是因為嬰幼兒免疫系統薄弱,難以抵御癲癇疾病發作時的重創,另一方面嬰幼兒大腦等器質性器官未全面發育,在癲癇發作時容易受到損傷,影響以后的發育或者終止成長。嬰幼兒可能在無法主訴的情況下對外界產生視覺、聽覺、味覺、視力成像、空間感的變化和錯覺,及無法表現出來的記憶力減弱。
外傷性癲癇疾病相對于遺傳性癲癇所產生的并發癥是相對較少的,專家指出,部分癲癇患者由于外傷性原因,可能會并發腦挫傷、穿透性顱腦損傷、硬腦膜下血腫及腦內血腫、顱骨骨折等疾病,如果被確診是晚期的話疾病將伴有加重的趨勢。在多例癲癇患者發作過程中,可能會由局部性延展到全身性,患者可能較早出現老年癡呆癥、人格智力障礙等表現。
很多癲癇患者在治療后期出現對事物的辨別能力減退,長期處于不愉快的狀態,帶有壓抑感或者自卑感,這種情感障礙不容忽視。癲癇專家建議,對于癲癇的治療,不能僅僅局限在對單一病種的治療,而是多方面綜合性治療,在消除癲癇疾病的同時,對各種并發癥進行積極治療,才能避免癲癇反復發作的狀況。
癲癇疾病患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給社會帶來了巨大傷害,為了突破傳統醫療障礙,國家相關衛生部門已經加大了對癲癇疾病的技術科研力度,并加強癲癇的科普知識宣講范圍和強度,保障在三至五年內有效提高癲癇疾病患者通過正規途徑的就診率,降低癲癇的畸殘率及死亡率,真正造福百姓。